[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钻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9917.2 | 申请日: | 2015-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3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屈斌;顾中权;张国雷;陶志华;聂开发;崔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宁国晨光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2 | 分类号: | B23P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钻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钻孔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工业越来越成为经济的支柱。在日常生产中,自动化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众所周知,钻孔和倒角是一项繁琐的工作,人工钻孔和倒角的定位不准、速度慢、精度差,大大影响了生产效率。
目前,对于产品的钻孔大多在立式钻孔机上完成,每个工序只能加工一个产品,而且都是手工操作从产品的一面进行加工,人工钻孔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专用夹具和操作员的技术熟练程度,尤其是精度要求的孔,很难保证每次钻孔的位置相同,容易钻坏产品,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加工后的孔口多毛刺,而且是手工上料和下料,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人工单面钻孔的钻孔方式已远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因此,就需要一种全自动钻孔装置满足生产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全自动钻孔装置,采取机械手实现自动钻孔倒角,降低了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同时又能确保钻孔产品效率高,质量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自动钻孔装置,由控制器、工作台、送料机构、钻孔机构、倒角机构、出料口组成;所述的控制器位于工作台侧面,所述的工作台左侧设有送料机构,所述的送料机构由送料轨道、底座、旋转气缸,限位开关组成,所述的底座位于工作台上,所述的底座上装有旋转气缸,所述的送料轨道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的旋转气缸侧边设有限位开关;所述的钻孔机构位于工作台上,所述的钻孔机构由机械手、夹紧气缸、钻孔电机、机座、钻头组成;所述的机械手位于底座上,所述的夹紧气缸位于工作台上,所述的工作台上装有钻孔电机,所述的钻孔电机下方设有机座,所述的机座上装有钻头;所述的倒角机构由底座、旋转气缸、机械手、夹紧气缸、倒角电机、机座、钻头、限位开关组成;所述的机械手位于底座上,所述的夹紧气缸位于工作台上,所述的限位开关位于底座侧边,所述的工作台上装有倒角电机,所述的倒角电机下方设有机座,所述的机座上装有钻头。所述的倒角机构右侧设有出料口,钻孔倒角后的产品经通过此出料口流入下一个工序。
优先的,所述的送料机构、钻孔机构及倒角机构由PLC 同步控制,实现协同作业。PLC自动化控制使得钻孔的位置非常准确,同时降低了劳动强度,确保产品效率高,质量好。
优先的,所述的电机采用直线步进电机,精度准确,确保钻孔倒角后产品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全自动钻孔装置,采用机械手通过步进电机制动钻孔倒角,精度准确,确保钻孔产品的质量;钻孔装置的送料机构、钻孔机构及倒角机构由PLC 同步控制,实现协同作业。PLC自动化控制使得钻孔倒角的位置非常准确,同时降低了劳动强度,确保钻孔产品效率高,质量好。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钻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钻孔装置的钻孔机构图A放大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钻孔装置的倒角机构图B放大图。
(图中1为控制器、2为工作台、3为送料轨道、4为底座、5为旋转气缸、6为限位开关、7为机械手、8为夹紧气缸、9为钻孔电机、10为机座、11为钻头、12为底座、13为机械手、14为夹紧气缸、15为倒角电机、16为机座、17为钻头、18为限位开关、19为旋转气缸、20为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宁国晨光精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宁国晨光精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99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桥壳端头铣床
- 下一篇:热水器热保护开关组装机的Z轴移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