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消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3902.5 | 申请日: | 2015-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1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聂向阳;倪旭初;张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科普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08 | 分类号: | F01N1/08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石敏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消声器,主要用于消除内燃机排气管的排气噪声。
背景技术
车用消声器主要利用吸声、扩张、共振等空气动力衰减原理来降低噪声,对消声器的结构和原理的研究、开发已经成熟,然而现有的车用消声器中,进气管与出气管设于同一空腔内或者进气管所在空腔容积过大,使进气管所在空腔内的废气出现严重紊流现象,增大了内燃机排气管的排气阻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用消声器,减小了内燃机排气管的排气阻力。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用消声器,其包括:密闭空腔,出气管及进气管分别设于邻近密闭空腔的两端,出气管的一端设于密闭空腔的壁板的外侧且另一端设于壁板的内侧,进气管的一端设于壁板的外侧且另一端设于壁板的内侧,下隔板设于出气管与进气管之间的壁板内侧,下隔板与进气管相邻,下隔板适于分隔所述密闭空腔,下隔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下隔板通孔。
上隔板设于出气管与下隔板之间的壁板内侧,上隔板与出气管相邻,上隔板适于分隔所述密闭空腔,上隔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上隔板通孔。
所述密闭空腔被上隔板、下隔板分隔为出气管所在的出气腔、密闭空腔中部的中间腔及进气管所在的进气腔,所述中间腔的容积大于出气腔或进气腔。
位于壁板内的出气管侧壁上均布有多个通孔一,位于壁板内的进气管侧壁上均布有多个通孔二,出气管的右端设有用于封口的封口板一,进气管的左端设有用于封口的封口板二。
出气管、进气管与壁板的连接处密封配合。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技术效果是:
(1)内燃机的废气从进气管进入进气管所在的进气腔时,由于该进气腔比下隔板另一侧的空腔容积更小,相比现有技术、废气在进气腔中膨胀量更小,废气的流速及压力降幅更小,废气在进气腔中的紊流现象更弱,减小了废气流动阻力,有利于内燃机排气管中的废气尽快排出,减小内燃机的排气阻力。
(2)内燃机的废气经下隔板通孔进入出气管所在的出气腔时,废气在该空腔中进行再次膨胀,流速及压力迅速减小,使废气压力接近外界气压,从出气管排入外界的气体噪声降低。
(3)在出气管与下隔板之间设有上隔板,从而减小出气管所在出气腔的容积,减小废气在该空腔中的膨胀量,减小该腔中废气的紊流现象,使废气能更快地从出气管中排出。
(4)上、下隔板之间的中间腔容积大于进、出气腔,使废气在所述中间腔内进行最大幅度的膨胀、降压及减速,虽然该空腔中的废气出现了比其余两空腔更强的紊流现象,但是由于上、下隔板的阻挡作用,减小了该空腔中的废气紊流现象对进气腔或出气腔中废气流动产生的影响。
(5)由于出气腔中废气紊流现象比中间腔更弱,因而出气腔中废气沿出气管向外流动的流速比中间腔中废气流速更快,出气腔中气压比中间腔中气压更低,两者之间的压差对中间腔中的废气形成抽吸效应,使废气从中间腔被吸入出气腔,促进废气在消声器中的流动。
(6)由于进气腔中废气紊流现象比中间腔更弱,因而更多的废气从内燃机排气管中进入进气腔,使进气腔中的压力比中间腔更高,在此压力差的作用下,进一步驱动废气从进气腔流入中间腔,促进废气在消声器中的流动。
(7)通孔一与封口板一相配合,使废气从通孔一进入出气管时流动阻力增大,从而使废气的流速降低并使其膨胀、降压,通孔二与封口板二相配合,使废气从通孔二进入消声器内时流动阻力增大,从而使废气流速降低并使其膨胀、降压,有利于减小排气噪声。
(8)当废气由内燃机排气管进入车用消声器内腔时,排气管中的排气声波进入消声器后,带有上隔板通孔的上隔板及带有下隔板通孔的下隔板分别对设定频率范围内的声波进行反射并使其相互抵消,将声波的能量转化为热量,从而使出气管处的噪声降低。
(9)出气管、进气管与壁板的连接处密封配合,可以防止废气从所述连接处排出,充分发挥消声器中各空腔对废气的减压、消声效果,同时可以防止声波从所述连接处传出,增强消声器的消声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原理及其相比于现有产品的技术优势,下面借助于附图通过应用所述原理的非限制性实例说明可能的实施例。在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车用消声器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车用消声器的A向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隔板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下隔板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科普动力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常州科普动力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39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尾气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结构简单的汽车消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