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皮带称下料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1874.3 | 申请日: | 2015-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28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杨清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洲坝荆门水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68 | 分类号: | B65D88/68;B65G47/19;B65G65/32;B65G69/00 |
代理公司: | 荆门市首创专利事务所 42107 | 代理人: | 裴作平 |
地址: | 448155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皮带 称下料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皮带称下料仓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皮带称下料仓在称量运输水泥原料类粉状物料时,由于粉状物料受潮会粘连在下料仓内壁上,使用一段时间后,内壁上粘连的物料越积越多会堵塞下料仓的下料口,人工清理费时费工还浪费物料。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目前,现有的皮带称下料仓在称量运输水泥原料类粉状物料时,由于粉状物料受潮会粘连在下料仓内壁上,使用一段时间后,内壁上粘连的物料越积越多会堵塞下料仓的下料口,人工清理费时费工还浪费物料之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皮带称下料仓装置。
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架、仓体、电机、减速机、转轴、一组A连接杆、一组A弧形刮板、一组B连接杆、一组B弧形刮板、激振器、A光电开关、B光电开关、模拟量输入模块、PLC和模拟量输出模块,支架的两个立柱分别位于皮带称两侧,仓体顶部敞开,仓体上分别设有一对光电开关安装孔和出料口,仓体安装在支架上,且仓体的出料口位于皮带称的皮带上方,电机和减速机固定安装在支架顶部横梁上,且减速机的动力输入端与电机的动力轴传动相连,转轴的一端与减速机的动力输出轴传动相连,且转轴的另一端位于仓体内部,一组A连接杆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在转轴上,一组A弧形刮板分别固定安装在一组A连接杆的另一端,一组B连接杆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在转轴上,一组B弧形刮板分别固定安装在一组B连接杆的另一端,激振器安装在仓体外壁上,A光电开关和B光电开关分别安装在仓体的一对光电开关安装孔内,且A光电开关和B光电开关分别通过模拟量输入模块与PLC相连,PLC通过模拟量输出模块分别与电机和激振器相连。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由PLC控制定时对下料仓内壁进行清理,激振器对位于下料口处的仓壁振动,避免了物料挂仓壁的现象,当物料超过警戒位时,能够及时发现并停止向料仓加料,避免出现意外情况,结构设计合理,节省人力,避免物料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架1、仓体2、电机3、减速机4、转轴5、一组A连接杆6、一组A弧形刮板7、一组B连接杆8、一组B弧形刮板9、激振器10、A光电开关11、模拟量输入模块12、PLC13和模拟量输出模块14,支架1的两个立柱分别位于皮带称两侧,仓体2顶部敞开,仓体2上分别设有光电开关安装孔和出料口,仓体2安装在支架1上,且仓体2的出料口位于皮带称的皮带上方,电机3和减速机4固定安装在支架1顶部横梁上,且减速机4的动力输入端与电机3的动力轴传动相连,转轴5的一端与减速机4的动力输出轴传动相连,且转轴5的另一端位于仓体2内部,一组A连接杆6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在转轴5上,一组A弧形刮板7分别固定安装在一组A连接杆6的另一端,一组B连接杆8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在转轴5上,一组B弧形刮板9分别固定安装在一组B连接杆8的另一端,激振器10安装在仓体2外壁上,A光电开关11安装在仓体2的光电开关安装孔内,且A光电开关11通过模拟量输入模块12与PLC13相连,PLC13通过模拟量输出模块14分别与电机3和激振器10相连。
工作原理:PLC13通过模拟量输出模块14分别控制电机3和激振器10以一定时间频率工作,分别利用一组A弧形刮板7和一组B弧形刮板9对仓壁进行清理,解决物料的挂壁情况,激振器10振动位于下料仓出料口处的仓壁,加速物料的下落,当下料仓中的物料堆积过多覆盖到A光电开关11时,A光电开关11通过模拟量输入模块12将信号传输给PLC13,PLC13控制停止往下料仓中添加物料,并立即控制电机3和激振器10工作,当A光电开关11和B光电开关均漏出时,PLC13控制电机3和激振器10工作停止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洲坝荆门水泥有限公司,未经葛洲坝荆门水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18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