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电子防盗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1640.9 | 申请日: | 2015-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45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刘传富;张西富;陈元章;张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豪骋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5/021 | 分类号: | B60R25/021;B60R25/0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99 上海市嘉定***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电子 防盗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防盗系统,尤其是设计一种用于纯电动汽车上的电子防盗系统。
背景技术
纯电动汽车采用动力电池作为整车的动力源,且驱动部件为电动机,与传统燃油车的驱动方式存在很大差别。目前,汽车电子防盗系统大都针对燃油车,通过限制发动机喷油的方式进行防盗,其通讯主要涉及部件为防盗转换器、防盗控制器、发动机控制器。当防盗转发器和防盗控制器认可完成后,防盗控制器给予发动机控制器一个认可信号,发动机控制器允许喷油。而在认证过程中,发动机控制器并不反向验证防盗控制器的合法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电动汽车驱动部件为电动机,汽车电子防盗系统无法再通过限制发动机喷油的方式进行防盗,且动力源的控制部件--整车控制器,不仅负责电机的控制,同时还兼顾整车其他部件如动力电池包、电动助力转向器的控制。如不更改防盗控制策略,则无法实现纯电动汽车的完整防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而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更为完善且先进的控制方式来解决纯电动汽车的防盗控制,在基于传统燃油车防盗控制的基础上,通过控制部件的变更、控制算法、控制策略的优化,重新定义防盗范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纯电动汽车电子防盗系统,包括防盗控制器、整车控制器、防盗转换器(集成钥匙)、防盗线圈(集成点火锁,带电子转向柱锁)、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系统改变传统防盗系统对发动机进行断油控制策略,针对纯电动汽车无发动机的特点,进行驱动电机限电、转向系统限扭;所述防盗认证过程要与整车控制器进行通讯。
所述的防盗系统需要进行双重双向验证;所述的防盗控制器和防盗转换器进行第一重ID码验证,验证通过后才可转入第二重验证;所述的防盗控制器和整车控制器进行第二重PIN码验证,验证通过后电子转向柱解锁,解锁成功后,整车控制器对驱动电机的限电取消。
进一步,所述的电动汽车电子防盗系统防盗转换器集成在钥匙内。
进一步,所述的电动汽车电子防盗系统盗线圈集成在点火锁上,且点火锁带有电子转向柱锁总成。
进一步,电动汽车电子防盗系统防盗转换器内所存储的ID码是根据主机厂通过特定编号原则编制的,具有全球唯一性。
进一步,电动汽车电子防盗系统防盗控制器、整车控制器、电机控制器、电子转向柱锁均通过CAN线进行通讯。
进一步,电动汽车电子防盗系统防盗控制器和整车控制器内都存储了一个固定的安全PIN码,该安全PIN码是由主机厂根据整车VIN码及驱动电机编码通过特定的算法得出的,防盗认可时需要进行双向验证。
进一步,电动汽车电子防盗系统防盗认可全部完成后,整车控制器才进行转向柱电子解锁,解锁成功后,才能取消驱动电机限电,驱动电机处于待命状态。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地提高纯电动汽车防盗系统的完善性与安全性,在满足一般防盗控制的基础上,通过双重双向验证策略及驱动电机限电、转向管柱机械限扭,提高防盗可靠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防盗通信原理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转向柱锁安装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盗验证通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防盗转发器集成在钥匙里,防盗线圈集成在点火锁上。
如图2所示,电子转向柱锁安装在转向管柱上,进行机械限扭。
其中防盗转发器和防盗线圈采用无线通讯的方式进行认证,防盗控制器、整车控制器、电机控制器、电子转向柱锁之间均采用CAN总线通讯方式进行认证。
在本例中,防盗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一、首先进行无线通讯认证:a)当用户将钥匙插入电子转向柱锁锁孔并接通点火开关时,防盗转换器首先通过点火锁上的防盗线圈,将它拥有的全球唯一的ID传送给防盗控制器核实;b)防盗控制器将一组随机电子数据传递给钥匙中的防盗转换器,防盗转换器中芯片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特定运算后,将运算结果反馈给防盗控制器,防盗控制器将该运算结果与自己经过相同特定运算的结果进行比较,如果吻合,系统即认可该钥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豪骋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豪骋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16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汽车锁
- 下一篇:一种汽车安全带的锁舌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