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光学结构的管状灯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1062.9 | 申请日: | 2015-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73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曹正芳;郭森林;徐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柏年光电标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9/00;F21V31/00;F21V5/08;F21V3/02;F21W131/107;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王佳健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光学 结构 管状 灯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状灯具,具体是一种具有光学结构的管状灯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数码管(护栏管)一般没有光学结构,或是一般简单的一个圆弧围成半圆形,它们一般只是起到外罩保护作用。数码管外罩采用塑料挤出成型技术进行材料挤出,根据型腔的尺寸形状大小决定。数码管主要应用在户外墙体的勾边亮化及图案显示,采用这种常规的光学处理,数码管的结构尺寸比较肥大,特别是白天不亮灯的情况下,在建筑面或广告牌上看到一般数码管的外形尺寸明显,影响外观欣赏效果及图形识别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具有光学结构的管状灯具。
本实用新型包括灯罩、LED光源、线路板、端盖、连接线。
LED光源通过自动表贴工艺固定在线路板上;线路板固定在灯罩里,灯罩上有固定线路板的卡槽;在灯罩的两端装配上端盖;端盖的塑胶材质和灯罩通过超声焊接及密封胶水固定;连接线通过端盖与线路板进行电连接。所述灯罩的内表面具有光学微结构,表现为间断的扩光圆弧,能对LED光线进行散光折反射,形成复眼结构,增大数码管的光束角。
进一步说,灯罩外形成近似梯形,发光面分成三部分,相邻的两部分采用多义线过渡连接,形成整体发光。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数码管主要应用于大厦/楼宇外立面、户外景观物体的勾边亮化及图案显示等,在为建筑提供照明亮化的整体光色照明效果的同时,不影响建筑本身的轮廓造型,从而给人浑然一体的感觉,光色让建筑富有生命力。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管状灯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 管状灯具的光学组合示意图;
图3管状灯具的光学追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LED光源2,采用SMD LED,通过自动表贴工艺固定在线路板3上;把线路板3插入灯罩1底部的卡槽内。连接线5通过端盖4与线路板3进行电性连接,实现管状灯具的亮灯及亮度与颜色的变化。端盖4与外罩1采用相同的塑料材质进行注塑加工,可以采用超声波焊接工艺,把外罩与端盖进行永久性的机械固定。在外罩与端盖之间的缝隙用密封胶填充,形成防水保护层,避免水珠渗入到线路板及光源上。
灯罩1的内表面具有光学微结构a,通过全自动CNC一次雕刻加工在其成型模具上,采用塑料挤出工艺,在灯罩内表面形成光学纹路;灯罩内表面的光学微结构a,其截面表现为非连续性的扩光圆弧,能对LED光线进行散光折反射;每一段扩光圆弧都是一个光线微结构,在光线折反射时成为一个像素点;光学微结构之间紧密相连,形成复眼结构,对LED光线进行散光折反射,可增加数码管的可视角度。
扩光圆弧沿着外罩的内出光面依边而设,根据数码管的薄状造型,分为三部分,呈现近似梯形结构。相邻的两部分进行多义线过渡连接,形成整体发光,从而把LED点光源拉伸成线条状,增加数码管的可视角度。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材料工艺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柏年光电标饰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柏年光电标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10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