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杆失稳吸能式偏转型波形梁护栏端头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65610.7 | 申请日: | 2015-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51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杨宏志;常永桦;任楠;高涛;杨国娇;李庆祥;战少晨;张兴宇;孙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F15/06 | 分类号: | E01F15/0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6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失稳 吸能式 偏转 波形 护栏 端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杆失稳吸能式偏转型波形梁护栏端头。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的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交通基础设施得到较快发展,同时汽车保有量也逐年攀升。然而,因此引发的交通安全问题越发严重,交通事故数目常年居高不下。因此,交通安全问题逐渐得到人们愈来愈多的关注,在众多的交通事故中,由于护栏端部的不良设计而导致波形梁护栏直接插入驾驶室,从而造成重大人员伤害交通事故数,在所有交通事故人员伤亡总数中占到了不小比重。
而目前,针对护栏端部的不良设计问题,也采用了较多的办法,设计了较多形式的护栏端部设计,但这些措施,并没有能够很好的解决存在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这些设施并不能很好地给碰撞车辆起到吸能避险,降低人员伤亡率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解决长期以来护栏端部处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价格低廉、安装方便、实用范围广、安全可靠度高的压杆失稳吸能式偏转型波形梁护栏端头。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包括通过活动连接件与波形梁护栏活动连接的波形梁端板,波形梁端板与波形梁护栏之间的夹角为α,所述的波形梁端板向来车方向倾斜;
且在波形梁端板与波形梁护栏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波形梁端板的万向杆。
所述的波形梁端板采用长度为150±20cm,宽度为30±5cm的镀锌钢板波形梁端板;
在波形梁端板上开设有与若干与波形梁护栏连接的安装孔。
通过与波形梁端板上安装孔匹配的合页将波形梁护栏与波形梁端板活动连接。
所述的合页为T型复合式合页。
所述的波形梁端板与波形梁护栏之间夹角α为20°~45°。
所述的万向杆采用长度为50±10cm,直径为5cm的不锈钢细杆。
所述的波形梁端板上设置有吸能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活动连接件将波形梁端板与波形梁护栏活动连接,当发生路侧交通事故,汽车与波形梁端板发生碰撞时,首先通过波形梁端板增大汽车碰撞时与波形梁端板的接触面积,减小汽车发生碰撞时的局部压强,避免波形梁护栏插入车内;由于在波形梁护栏于波形梁端板之间设置有万向杆,使得汽车碰撞产生的冲击力,迫使连接波形梁端板与波形梁护栏的万向杆发生压曲,最后由于万向杆的压曲,波形梁端板在活动连接件的作用下沿着波形梁护栏发生偏转,从而通过外力调整事故车辆行车方向,降低汽车冲出路外的概率,减少人员的伤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操作安装方便,适用范围广,可适用于各级公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镀锌波形梁钢端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T型复合合页式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不锈钢钢管细杆结构示意图;
其中,1、波形梁端板;2、合页;3、万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5,本实用新型包括与波形梁护栏连接的波形梁端板1,在该波形梁端板1上开设有若干安装孔,通过与波形梁端板1上安装孔匹配的合页2将波形梁护栏与波形梁端板1活动连接,波形梁端板1上设置有吸能件。
通过合页与波形梁护栏活动连接的波形梁端板1,波形梁端板1与波形梁护栏之间的夹角为20°~45°,波形梁端板1向来车方向倾斜;
且在波形梁端板1与波形梁护栏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波形梁端板1的万向杆3。
本实用新型的波形梁端板1采用长度为150±20cm,宽度为30±5cm的镀锌钢板波形梁端板;本实用新型的合页2为T型复合式合页。
本实用新型的万向杆3采用长度为50±10cm,直径为5cm的不锈钢细杆。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在波形梁端板1与波形梁护栏设置压簧或者弹簧,当汽车碰撞产生冲击力时,迫使连接镀锌钢板波形梁端板与波形梁护栏的压簧或者弹簧发生压曲;最后由于压簧或者弹簧的压曲,镀锌钢板波形梁端板发生偏转,从而通过外力调整事故车辆行车方向,降低汽车冲出路外的概率,减少人员的伤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656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移动水泥杆塔防撞桶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电力作业警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