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巷道支护锚固用快速连接式钻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61710.2 | 申请日: | 2015-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4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付孟雄;苏林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17/00 | 分类号: | E21B17/00;E21B17/04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巷道 支护 锚固 快速 连接 钻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巷道支护锚固用钻杆,特别涉及一种煤矿巷道支护锚固用快速连接式钻杆。
背景技术
煤矿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对井下巷道进行支护,在我国一般采用锚杆或锚索对巷道进行加固支护,这就需要向巷道围岩打孔钻进,将钻杆一端连接钻头,另一端连接在钻机上。由于需要的钻孔深度不同,钻杆的长度也就有所不同,一根钻杆长度不够时,就需要将两根或者两根以上的钻杆连接起来。在钻孔完成之后再将其拆卸掉,供后续钻孔时接长钻杆。
目前,我国煤矿中钻杆的连接方法主要是通过螺纹连接,即上下级钻杆通过首尾的螺纹咬合连接或通过额外的螺纹管连接。但存在的问题是,在钻机向前钻进时,向钻杆传递着比较大的扭矩,各钻杆与连接套之间紧密咬合,导致拆卸螺纹连接套时十分困难。为此常常需要使劲敲击钻杆,使钻杆与连接套之间的螺纹咬合松掉,但这样既费时费力又极易损坏钻杆,造成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巷道支护锚固用快速连接式钻杆,操作简单,装卸方便。
本实用新型包括:快速连接式钻杆以及U型固定销。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完成的:设计一种巷道支护锚固用快速连接式钻杆,钻杆主体为六方中空长杆,在钻杆主体顶部设计成公接头,公接头端部为一段中空外螺纹管,用于连接钻头,螺纹管顶端为一圆锥形凸台。与螺纹管连接的是外接圆直径小于钻杆主体的六方中空杆,六方杆一定位置上开有一环形凹槽,钻杆下端为母接头,母接头为一段外接圆直径大于钻杆主体的六方杆,该六方杆直接与钻机相连接。六方杆内有六方孔,该六方孔与公接头的六方中空杆完全吻合,六方孔连接一圆形孔,该圆形孔与钻杆顶部公接头的螺纹管相吻合。母接头的六方杆上对称开有一对矩形凹槽,矩形凹槽两端分别开有矩形通孔。钻杆内部开有中心通孔,用于通风,或者通水。
设计一种U型固定销,该固定销的两腿刚好能够插入矩形通孔内部,矩形销两腿的长度与矩形通孔的长度一致,双腿的上部宽度与矩形通孔一致,下部小于其宽度,固定销的双腿底部有一对对称的内爪。
在连接钻杆时,将下级钻杆的公接头插入到上级钻杆的母接头中的六方孔中,母接头的六方孔与公接头的六方杆相配合,可以实现钻杆间圆周运动的传动,采用内外六方连接方式使钻杆传递的扭矩加大。将U型固定销插入到钻杆下部六方杆杆体的矩形通孔中,完全插入后U型固定销刚好能够与矩形凹槽吻合。U型固定销两腿卡在下级钻杆公接头的环形凹槽上,内爪抓在上级钻杆矩形凹槽的底部平面上,这样实现了对钻杆轴向运动的约束。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结构紧凑,可以有效提高钻杆的连接与拆卸速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延长了钻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图3为图1中钻杆母接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上下级钻杆连接时公、母接头与U型固定销配合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上下级钻杆连接时公、母接头与U型固定销配合在A方向上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U型固定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母接头,2—矩形通孔,3—矩形凹槽,4—钻杆主体,5—公接头,6—环形凹槽,7—螺纹管,8—母接头的六方孔,9—母接头的圆形孔,10—钻杆中心通孔,11—U型固定销,12—U型销固定销的内爪,A—视向符号。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采用六方中空优质钢管制作成钻杆主体4,在钻杆两端分别加工成快接式的公接头5和母接头1。公接头5端部为一段中空的外螺纹管7,可以连接钻头,螺纹管7的顶端设计成一圆锥形凸台。螺纹管7下部为外接圆直径小于钻杆主体4的六方中空杆,六方杆在一定位置上开有一环形凹槽6。母接头1为一段外接圆直径大于钻杆主体4的六方杆,六方杆内有六方孔8,该六方孔8与公接头5的六方中空杆完全吻合,六方孔8连接一圆形孔9,该圆形孔9与钻杆顶部公接头5的螺纹管7相吻合。母接头1的六方杆开有一对对称的矩形凹槽3,矩形凹槽3两端分别开有矩形通孔2。在钻杆内开有中心通孔10,在钻进时可以将水或者气体沿中心孔通入,用来排渣或者除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617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