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伏电池用旁路二极管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60439.0 | 申请日: | 2015-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77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吴念博;李志军;陆飞敏;张雄杰;张洪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固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1/044 | 分类号: | H01L31/04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王健 |
地址: | 215153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旁路 二极管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光伏电池用旁路二极管模块。
背景技术
光伏发电装置通常有若干个光伏组件构成。光伏组件由光伏发电单元(cell)串联组成。为防止发电工作时,部分光伏发电单元呈现高功耗状态(“热斑”),引发发电单元损坏和发电运行故障,行内采用光伏旁路二极管电路来保护光伏组件,维持光伏发电装置正常运行。现有光伏旁路集成模块是光伏旁路二极管的集成形式,但存在以下缺点:(1)引脚与汇流条的装配速度慢,也容易损坏芯片,(2)成本增加,(3)电缆与模块引脚的连接工效低等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电池用旁路二极管模块,此光伏电池用旁路二极管模块方便汇流条穿过通孔的操作,克服汇流条穿过通孔操作的困难,提高了电气连接的可靠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伏电池用旁路二极管模块,包括位于环氧本体内的至少2个二极管芯片、若干个金属引线框和若干个连接片,所述若干个金属引线框并排设置,所述至少2个二极管芯片位于金属引线框表面并通过若干个连接片串连焊接构成二极管旁路电路;所述金属引线框前端面延伸出一用于与汇流条连接的前引脚,所述金属引线框后端面延伸出一用于与电缆线连接的后引脚,所述前引脚的上具有通孔,所述前引脚表面并位于通孔边缘设置有一导向斜板。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如下:
1. 上述方案中,所述通孔为条形通孔。
2. 上述方案中,所述后引脚两侧均具有翘起部。
3. 上述方案中,所述导向斜板与金属引线框的夹角为30°~60°。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光伏电池用旁路二极管模块,节省了绕过模块的电缆、减少了连接点,提高可靠性,降低成本,装配快捷、可靠、可不用焊料;其次,其前引脚的上具有通孔,所述前引脚表面并位于通孔边缘设置有一导向斜板,方便汇流条穿过通孔的操作,克服汇流条穿过通孔操作的困难,提高了电气连接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光伏电池用旁路二极管模块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环氧本体;2、二极管芯片;3、金属引线框;4、连接片;5、前引脚;6、后引脚;7、通孔;8、导向斜板;9、翘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一种光伏电池用旁路二极管模块,包括位于环氧本体1内的至少2个二极管芯片2、若干个金属引线框3和若干个连接片4,所述若干个金属引线框3并排设置,所述至少2个二极管芯片2位于金属引线框3表面并通过若干个连接片4串连焊接构成二极管旁路电路;所述金属引线框3前端面延伸出一用于与汇流条连接的前引脚5,所述金属引线框3后端面延伸出一用于与电缆线连接的后引脚6,所述前引脚5的上具有通孔7,所述前引脚5表面并位于通孔7边缘设置有一导向斜板8。
上述后引脚6两侧均具有翘起部10。上述导向斜板8与金属引线框3的夹角为50°。
实施例2:一种光伏电池用旁路二极管模块,包括位于环氧本体1内的至少2个二极管芯片2、若干个金属引线框3和若干个连接片4,所述若干个金属引线框3并排设置,所述至少2个二极管芯片2位于金属引线框3表面并通过若干个连接片4串连焊接构成二极管旁路电路;所述金属引线框3前端面延伸出一用于与汇流条连接的前引脚5,所述金属引线框3后端面延伸出一用于与电缆线连接的后引脚6,所述前引脚5的上具有通孔7,所述前引脚5表面并位于通孔7边缘设置有一导向斜板8。
上述通孔7为条形通孔。上述导向斜板8与金属引线框3的夹角为45°。
采用上述光伏电池用旁路二极管模块时,节省了绕过模块的电缆、减少了连接点,提高可靠性,降低成本,装配快捷、可靠、可不用焊料;其次,其前引脚的上具有通孔,所述前引脚表面并位于通孔边缘设置有一导向斜板,方便汇流条穿过通孔的操作,克服汇流条穿过通孔操作的困难,提高了电气连接的可靠性。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固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固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604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