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学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57237.0 | 申请日: | 2015-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66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藤井达也;细田启次 | 申请(专利权)人: | 豪雅冠得股份有限公司;青岛豪雅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22 | 分类号: | G02B5/22;G02B5/00;G02B1/115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日本埼玉县***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元件,是配置在固体摄像元件前面的光学元件,特别是安装于收纳固体摄像元件的包装的前面、对固体摄像元件进行保护并且用作透光窗的防护玻璃、用于固体摄像元件的视见度修正的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等光学元件。
背景技术
近些年,内装有CCD、CMOS等固体摄像元件的摄像组件被用于手机、便携式信息终端机器等。这样的摄像组件具备收纳固体摄像元件的陶瓷制、树脂制的斗形包装和被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固附在包装的周缘部并且对固体摄像元件进行密封的防护玻璃。
另外,一般而言,因为固体摄像元件从近紫外线区域到近红外线区域具有分光灵敏度,所以具备阻断入射光的近红外部分并按接近人的视见度的方式进行修正的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的摄像组件也供实际使用。为了缩小摄像组件整体的尺寸,还提出了将防护玻璃和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的功能复合化的防护玻璃(例如,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具有:板状的透明基材(例如红外线吸收玻璃)、形成在透明基材的一面的由介质多层膜构成的紫外·红外光反射膜、形成在透明基材的另一面的防反射膜。
另外,如果将这样的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等光学部件配置在固体摄像元件的前面(即光程中),则在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的侧面等反射的光入射到固体摄像元件的摄像面,由此引发出现反射光斑、重影等的问题,所以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中,提出在紫外·红外光反射膜上进一步形成框状的遮光层(遮光膜),截断成为重影等的原因的光的光程的对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068688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
由此,根据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能够切断入射光的近红外线部分,并且将成为重影等的原因的光的光程阻断。
但是,因为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的遮光膜是在紫外·红外光反射膜上涂布光固化性树脂,蒸镀Cr等黑色的金属而形成,所以与透明基材的密接性不强,存在因所使用的环境而剥离的问题。
另外,如果蒸镀Cr等黑色的金属而形成遮光膜,则能够形成极薄的遮光膜,但是,另一方面无法抑制在遮光膜处的反射,遮光膜所反射的光成为重影光,还出现画质劣化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实施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具备遮光部的光学元件,所述遮光部具有与透明基板的密接性高的遮光膜,并且反射率极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光学元件是内装有固体摄像元件的摄像装置中使用的光学元件,包括玻璃基材(透明基板),所述玻璃基材具备朝向固体摄像元件的光入射的入射面和入射到该入射面的光透过而朝向固体摄像元件出射的出射面,在入射面及出射面中的至少一面上形成为框状、并将光的一部分遮住的遮光膜,以及以覆盖遮光膜和遮光膜的开口部的方式形成的防反射膜;所述防反射膜形成有:边抑制入射到遮光膜的开口部的区域的光发生反射、边使其透过的透光部,和边抑制入射到遮光膜区域的光发生反射、边对其进行遮光的遮光部。
根据这样的构成,遮光膜直接形成在透明基板上,所以遮光膜的密接性极高。另外,因为遮光膜被防反射膜覆盖,所以在遮光部的反射率极低。
另外,遮光膜优选由至少包含Cr的薄膜形成。另外,这种情况下,遮光膜优选构成为包括:由Cr形成的第一薄膜,由Cr2O3形成的、形成在第一薄膜和透明基板之间的第二薄膜,由Cr2O3形成的、形成在第一薄膜和防反射膜之间的第三薄膜。另外,这种情况下,第三薄膜优选与防反射膜连接,第三薄膜膜厚为55~63nm。
另外,优选防反射膜的透光部的面积比固体摄像元件的受光面的面积大。
另外,所述光学元件安装在收纳所述固体摄像元件的包装的前面,用作防护玻璃。
另外,透明基板优选为吸收近红外线区域的波长的光的近红外线吸收玻璃。另外,在该情况下,优选近红外线吸收玻璃是由含有Cu2+的氟磷酸盐系玻璃、或含有Cu2+的磷酸盐系玻璃构成的。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按固体摄像元件的分光灵敏度接近人的视见度的方式进行修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豪雅冠得股份有限公司;青岛豪雅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豪雅冠得股份有限公司;青岛豪雅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572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球面定位光纤准直器
- 下一篇:一种全息制作平面闪耀光栅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