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接金属气切套管与人工鼻的连接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54276.5 | 申请日: | 2015-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432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邓武红;吕霞;胡红英;王建华;李锦铃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8 | 分类号: | A61M16/08;A61M16/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1 | 代理人: | 孙皓 |
地址: | 51802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金属 套管 人工 接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件。
背景技术
在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后,上呼吸道丧失了对吸入气体的湿化和加温作用,需要不断地为气管切开患者的呼吸道进行湿化雾化治疗。现有的临床上金属气切套管的患者,一般选择①气道口湿纱块外盖②微量泵持续泵入湿化液③气切湿化罩。这些方法安全系数低,患者咳嗽、翻身时纱布易脱落、易被痰液污染,增加了护理工作量,而且湿化效果一般。
人工鼻已广泛使用,有关研究表明:它的温、湿化效果达到了美国呼吸护理协会制定的呼吸道加温加湿标准,同时,对细菌、病毒等起到一定的过滤作用。目前,人工鼻只能与一次性的塑料气管套管连接,无法和金属套管连接,临床使用受到极大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连接金属气切套管与人工鼻的连接管。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连接金属气切套管与人工鼻的连接管,为塑料连接管,包括头端、柄部、尾端,头端与柄部连接,柄部与尾端连接,三者依次连接为一管体,尾端连接金属气切套管连接,头端连接人工鼻或雾化器。
进一步地,头端与柄部的连接呈90°布置。
进一步地,头端和尾端的外接管区域设有倒角。
更进一步地,头端的直径为13mm,长度为25-30mm;尾端的长度为15-20mm;管体厚度为0.8-1.2mm。
进一步地,在柄部与尾端的结合处设有台沿。
本实用新型可较好地解决了现有金属气切套管无法与人工鼻相连接的问题,保证气道湿化效果,提高了使用金属气切套管患者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连接金属气切套管与人工鼻的连接管,为塑料连接管,包括头端1、柄部2、尾端3,头端1与柄部2连接,柄部2与尾端3连接,三者依次连接为一管体,尾端3连接金属气切套管连接,头端1连接人工鼻或雾化器。
头端1与柄部2的连接呈90°布置,便于操作者的使用习惯。
头端1和尾端3的外接管区域设有倒角,便于外接设备的插入。
头端1的直径为13mm,长度为25-30mm;尾端3的长度为15-20mm;管体厚度为0.8-1.2mm。管径大小,按照国际标准,避免增加气道阻力。
所述柄部2设有连接型号标志,柄部标明型号,确保连接准确。
在柄部2与尾端3的结合处设有台沿4,台沿4的设置使操作者在插拔金属套管时可以方便用力。
本实施例采用PP材料,头端1到柄部2长约30mm,头端1的直径13mm,为国际统一标准。尾端3到柄部2长约18mm,尾端3直径型号根据金属套管的型号不同来确定。尾端3连接金属气切套管,头端1连接人工鼻或雾化器。连接管的厚度为1mm。
本实用新型可紧密连接湿化器,保证气道湿化疗效;头端1的连接管接头,按照国际化的标准,也适合雾化器接头;患者痰液粘稠时,即可行雾化治疗;使用安全;连接管为一次性材料,减少感染;管径大小,按照国际标准,避免增加气道阻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人民医院,未经深圳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542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静脉导管置入保护套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急救麻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