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数据化绿色餐盒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54147.6 | 申请日: | 2015-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44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朱和平;柯胜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和平 |
主分类号: | A45C11/20 | 分类号: | A45C1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2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数据 绿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餐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智能数据化绿色餐盒。
背景技术
通常,餐盒包括盒体、盒盖和提手,种类极多。但是,使用时多需另外携带筷子,较为不便。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数据化绿色餐盒,它可以通过筷子相互扣合,具有可回收利用和使用方便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数据化绿色餐盒,包括盒体、盒盖和提手,所述盒盖铰接于所述盒体上,且所述盒盖的盖面上设有四个向上凸起的卡环,所述盒体底端设有卡环容纳腔以及筷子插入通道,所述卡环容纳腔与所述卡环位置对应,所述筷子插入通道连通同侧的卡环容纳腔;所述餐盒与餐盒之间通过筷子插入所述卡环以及所述筷子插入通道后相互连接,所述盒体内设有小餐盒座,所述小餐盒座内置放小餐盒,所述提手铰接于所述盒盖上,且盒盖上设有供所述提手收纳的收纳槽,所述盒盖前端还设有固定舌,所述固定舌与所述盒体侧边配合固定,便于提起餐盒时保证盒盖固定。
作为优选地,所述小餐盒还包括有小餐盒盖。
作为优选地,所述盒盖和盒体的横截面都为四边形,所述卡环设于所述盒盖的四个角所在位置,对应地,所述卡环容纳腔设于所述盒体底部的四个角所在位置。
作为优选地,所述餐盒为一纸模切结构,并通过相互卡扣免胶成型。
作为优选地,所述餐盒上还设有二维码,便于进行智能回收的数据化管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为一纸模切结构,通过纸的相互卡扣免胶成型,节约生产成本,适合工业批量生产;牢固,易于折叠不易破损; 餐盒与餐盒通过上下重合并插入筷子,每一个餐盒都能牢牢地固定在一起;设置的二维码扫描,便于进行智能回收数据化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打开效果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餐盒组合叠加示意图。
图中:1-盒体;2-盒盖;3-提手;4-卡环;5-卡环容纳腔;6-筷子插入通道;7-筷子;8-小餐盒座;9-收纳槽;10-固定舌。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加清晰直观的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一种智能数据化绿色餐盒,包括盒体1、盒盖2和提手3,盒盖2铰接于盒体1上,且盒盖2的盖面上设有四个向上凸起的卡环4,盒体1底端设有卡环容纳腔5以及筷子插入通道6,卡环容纳腔5与卡环4位置对应,筷子7插入通道6连通同侧的卡环容纳腔5;餐盒与餐盒之间通过筷子插入卡环4以及筷子插入通道6后相互连接,盒体1内设有小餐盒座8,小餐盒座8内置放小餐盒(图中未示出),小餐盒上设有小餐盒盖,提手3铰接于盒盖2上,且盒盖2上设有供提手3收纳的收纳槽9,盒盖2前端还设有固定舌10,固定舌10与盒体1侧边配合固定,便于提起餐盒时保证盒盖2固定。
盒盖2和盒体1的横截面都为四边形,卡环4设于盒盖2的四个角所在位置,对应地,卡环容纳腔5设于盒体1底部的四个角所在位置;本实施例的餐盒为一纸模切结构,并通过相互卡扣免胶成型,且餐盒上还设有二维码(图中未示出),便于进行智能回收的数据化管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和平,未经朱和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541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钥匙保护套的新型结构
- 下一篇:可扩展拉箱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