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规格金属多孔板材的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53229.9 | 申请日: | 2015-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9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宋荣凯;卢亚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健科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03 | 分类号: | B22F3/03;B22F3/04 |
代理公司: | 陕西增瑞律师事务所 61219 | 代理人: | 孙卫增 |
地址: | 710016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规格 金属 多孔 板材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规格金属多孔板材的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金属多孔材料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环境保护、水处理、航空、航天和军工中。大规格的金属多孔板材的应用逐年增加。传统的轧制成型受工艺的限制,无法进行厚度大于5mm的金属多孔板材的轧制,而钢质模具压制又受限于模具尺寸,也无法实现长度或宽度大于400mm的金属多孔板材的压制成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大规格金属多孔板材的成型模具,该模具用于厚度大于5mm,长度和宽度大于400mm的金属多孔板材的成型。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的:
一种大规格金属多孔板材的成型模具,包括打孔定型钢套,打孔定型钢套内设置有耐油胶套,耐油胶套的开口端与打孔定型钢套的开口端设置有橡胶塞。
所述的耐油胶套的材质为耐油橡胶,形状为一端开口、中空的长方体。
所述的打孔定型钢套材质为钢,形状为一端开口、中空的长方体,表面上均匀开设有通孔。
所述的耐油胶套的外形尺寸与打孔定型钢套的内腔尺寸相同,耐油胶套能够通过打孔定型钢套的开口端装入打孔定型钢套的内部,耐油胶套的开口端与耐油胶套的开口端的位置相同。
所述的橡胶塞能够塞入耐油胶套的开口端并能够将耐油胶套的开口端密封住。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钢制的打孔定型钢套和耐油橡胶制的耐油胶套,并且在钢制的打孔定型钢套表面开均匀设有通孔,打孔定型钢套和耐油胶套的开口端设置有用于密封的橡胶塞,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在等静压机中压制成型出厚度大于5mm,长度和宽度大于400mm的金属多孔板材的烧结坯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耐油胶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打孔定型钢套的机构示意图。
其中,1为耐油胶套;2为打孔定型钢套;3为橡胶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打孔定型钢套2,打孔定型钢套2材质为钢,形状为一端开口、中空的长方体,表面上均匀开设有通孔,打孔定型钢套1内设置有耐油胶套1;耐油胶套1的材质为耐油橡胶,形状为一端开口、中空的长方体,耐油胶套1的外形尺寸与打孔定型钢套2的内腔尺寸相同,耐油胶套1能够通过打孔定型钢套2的开口端装入打孔定型钢套2的内部,耐油胶套1的开口端与耐油胶套1的开口端的位置相同;耐油胶套1的开口端与打孔定型钢套2的开口端设置有橡胶塞3,橡胶塞3能够塞入耐油胶套1的开口端并能够将耐油胶套1的开口端密封住。
现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几种使用情况:
第一种使用情况:
首先,将200~400目的镍粉末装入上述耐油胶套1内,耐油胶套1的外形尺寸的长为1003mm、宽为503mm、高为13mm,耐油胶套1的内腔尺寸的为长为1000mm、宽为500mm、高为10mm;镍粉末装完后,然后将装有镍粉末的耐油胶套1装入打孔钢制模具2的内腔,打孔钢制模具2的内腔尺寸的长为1003mm、宽为503mm、高为13mm;然后把橡胶塞3塞入耐油胶套1的开口端,再将橡胶塞3与耐油胶套1密封固定;最后将本实用新型整体放入等静压机内进行压制,压制完成后脱模,即可得到厚度为6mm,长度为990mm,宽度为495mm的镍金属多孔板材。
第二种使用情况:
首先,将200~400目的镍粉末装入上述耐油胶套1内,耐油胶套1的外形尺寸的长为1003mm、宽为1003mm、高为23mm,耐油胶套1的内腔尺寸的为长为1000mm、宽为1000mm、高为20mm;镍粉末装完后,然后将装有镍粉末的耐油胶套1装入打孔钢制模具2的内腔,打孔钢制模具2的内腔尺寸的长为1003mm、宽为1003mm、高为23mm;然后把橡胶塞3塞入耐油胶套1的开口端,再将橡胶塞3与耐油胶套1密封固定;最后将本实用新型整体放入等静压机内进行压制,压制完成后脱模,即可得到厚度为16mm,长度为990mm,宽度为990mm的镍金属多孔板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健科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健科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532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