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重触控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51748.1 | 申请日: | 2015-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19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曾展晧;陈俊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重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控电子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具有多重触控功能的触控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各种电子装置常会采用触控屏幕,以提供用户方便直觉的画面观看及操作功能。一般的触控屏幕是将设有透明感应电极的触控结构整合于显示屏幕,但此种结构配置会导致用户只能在屏幕处进行触控操作,而局限电子装置的操作方式。另一方面,电子装置虽然还可以藉由实体按键提供触控屏幕以外的操作功能,但实体按键多具有一定厚度且会凸出于电子装置的壳体之外,而导致电子装置无法最大程度地薄型化。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新型之其中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多样化触控操作功能并能够增进薄型化程度的多重触控电子装置。
于是,本新型多重触控电子装置,包含一壳体、一触控屏幕单元及至少一压感触控单元。该触控屏幕单元设置于该壳体,用于显示一影像画面并提供触控感应功能。该压感触控单元设置于该壳体,并与该触控屏幕单元相互间隔,于受压变形后产生电性变化。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该压感触控单元的材质为高分子材料、导电材料或压电材料。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该壳体的材质为非导电材料;该压感触控单元的材质为导电材料而能产生电磁感应。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该压感触控单元呈长条状并弯曲延伸形成多边形、三角形或圆形。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该壳体包括一前壳壁、一间隔于该前壳壁的后壳壁,以及一连接该前壳壁与该后壳壁之侧缘的侧壳壁;该触控屏幕单元系设置于该壳体的该前壳壁,该压感触控单元系设置于该壳体的该侧壳壁或该后壳壁。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该多重触控电子装置还包含一显示单元,该显示单元设置于该壳体之该侧壳壁或该后壳壁,用于显示另一影像画面。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该压感触控单元的数量为多个,且该等压感触控单元是相互间隔地设置于该壳体。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该等压感触控单元系彼此邻近且排列形成特定图形。
本新型之功效在于:本新型多重触控电子装置藉由触控屏幕单元与压感触控单元的配合,能提供使用者多样化的触控感应操作方式。压感触控单元除了触控功能外,还进一步提供用户压力感测功能,并可取代一般的实体按键,提升多重触控电子装置的薄型化程度、提高多重触控电子装置的外壳完整性使其更耐脏污且具有更高的结构强度。此外,压感触控单元还能应用为感应线圈,提供无线充电功能。
附图说明
本新型之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图式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图1是一前视立体图,说明本新型多重触控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
图2是图1的后视立体图;
图3及图4各为侧视示意图,说明多重触控电子装置的一压感触控单元;
图5至图7各为示意图,说明压感触控单元应用于无线充电技术的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新型被详细描述之前,应当注意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组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1至图3,为本新型多重触控电子装置1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中,多重触控电子装置1是以移动电话为例进行说明,其包含一壳体2、一触控屏幕单元3、一显示单元4及多个压感触控单元5(5a-5g)。但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多重触控电子装置1还可以实施为平板计算机、个人计算机等各种电子装置,且压感触控单元5也可以仅设置单一个,不以此处的揭露内容为限。
壳体2为多重触控电子装置1的外壳,可供触控屏幕单元3、显示单元4、压感触控单元5设置其上,并包括一前壳壁21、一间隔于前壳壁21的后壳壁22,以及一连接前壳壁21与后壳壁22之侧缘的侧壳壁23。壳体2可藉由金属等导电材质制作,或藉由玻璃、塑料等非导电材料制作,不以特定材质为限。
触控屏幕单元3设置于壳体2的前壳壁21,其包括图中未绘制的触控结构,用于显示一影像画面并提供触控感应功能。
显示单元4设置于壳体2之后壳壁22,或者也可以设置于壳体2之侧壳壁23,可采用液晶显示面板、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电子纸(epaper)等各式显示面板,用于显示触控屏幕单元3以外的另一影像画面。此外,视实际需要,显示单元4也可以使用触控式显示面板显示于触控屏幕单元3之上,而不以特 定实施方式为限。
压感触控单元5设置于壳体2的侧壳壁23及后壳壁22,并与触控屏幕单元3相互间隔,用于受使用者按压变形后产生电性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未经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517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写板笔记本学习机
- 下一篇:新型多功能鼠标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