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食品包装袋及其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37648.3 | 申请日: | 2015-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3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杨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思普瑞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30/08 | 分类号: | B65D30/08;B65D65/40;B29D2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665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品 装袋 及其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机械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食品包装袋及其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方便面等周期短的快速消费食品的包装主要采用PVC聚氯乙烯薄膜进行包装,该包装膜投入成本低、透明度高光泽度好而易于展示产品、收缩率高。
但是,采用PVC聚氯乙烯薄膜进行方便面包装也存在明显的缺陷:由于包装袋的底部是两层PVC聚氯乙烯薄膜通过热塑机压制在一起,所以封口处硬且尖锐而容易割伤人手,并且密封性较差,而且遇到寒冷情况封口处还会变脆易破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食品包装袋,其封口处柔软而不易割伤人手,遇到寒冷情况封口处不会变脆易破裂,密封性好,运输时不会破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种食品包装袋,其由单层薄膜折叠为上膜单元和下膜单元,食品的下方接触折叠处,单层薄膜包括压制在一起的外层共聚丙烯膜、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膜和内层共聚丙烯膜,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膜夹在内、外层共聚丙烯膜之间,上膜单元和下膜单元的左端、右端、上端均通过热塑机密封。
还提供了一种生产这种食品包装袋的加工装置,该装置包括:3台挤出机、3层共挤机头、冷却水装置、吹气除水装置、牵引夹辊、张力控制单元、膜坯加热烘箱、膜吹胀单元、稳泡装置、薄膜收卷装置、供给夹辊、切割机、热塑机,两层共聚丙烯膜坯和一层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膜坯分别从3台挤出机进入而从3层共挤机头出来后依次经过冷却水装置、吹气除水装置、牵引夹辊、张力控制单元、膜坯加热烘箱、膜吹胀单元、稳泡装置、薄膜收卷装置、供给夹辊、切割机、热塑机。
由于单层薄膜包括压制在一起的外层共聚丙烯膜、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膜和内层共聚丙烯膜,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膜夹在内、外层共聚丙烯膜之间,所以这种食品包装袋封口处柔软而不易割伤人手,遇到寒冷情况封口处不会变脆易破裂;由于其由单层薄膜折叠为上膜单元和下膜单元,食品的下方接触折叠处,因为在运输过程中食品的重量均作用在食品的下方,而折叠处相较于左端、右端、上端这些通过热塑机密封处受力能力更强,所以这种食品包装袋密封性好,运输时不会破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食品包装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生产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食品包装袋的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这种食品包装袋,其包括上膜单元和下膜单元,上膜单元和下膜单元均包括压制在一起的外层共聚丙烯膜1、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膜2和内层共聚丙烯膜11,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膜夹在内、外层共聚丙烯膜之间,上膜单元和下膜单元通过热塑机密封。
由于上膜单元和下膜单元均包括压制在一起的外层共聚丙烯膜、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膜和内层共聚丙烯膜,所以这种食品包装袋同时具备聚丙烯膜和聚乙烯膜的优点,并克服了聚丙烯膜和聚乙烯膜各自的缺点,这种食品包装袋具有高透明度而易于展示产品,具有高柔韧性而保证密封性好、产品保质期长,耐寒性能佳而易于长途运输,加工时不会产生挥发有毒物质所以不会造成机器损坏,收缩包装后四角柔软不会割伤人手而使用安全,而且这种包装膜无毒性,加工时不产生有毒气体,所以保证食品安全卫生。
另外,在内层共聚丙烯膜11上设有若干按指定距离分布的小孔。这样能够加大包装膜的收缩率,并且由于仅仅在内层共聚丙烯膜11上设置小孔所以仍然能够保证密封性。
另外,在上膜单元和下膜单元的左端、右端、上端处,所述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膜2的长度小于内层共聚丙烯膜11的长度,并小于外层共聚丙烯膜11的长度。这样上膜单元和下膜单元通过热塑机密封时,由于封口处对柔韧度的要求不高,所以封口处去掉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膜,从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
更进一步地,外层共聚丙烯膜1、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膜2和内层共聚丙烯膜11的厚度比为1.3:1:1。如下表所示,通过实验证明,采用这种厚度比,食品包装袋的柔韧性好且加工成本较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思普瑞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思普瑞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376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