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操作固定翼无人机垂直起降的辅助套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31560.0 | 申请日: | 2015-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731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阚博才;赵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科遥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7/02 | 分类号: | B64C27/02;B64C27/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操作 固定 无人机 垂直 起降 辅助 套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操作固定翼无人机垂直起降的辅助套件,特别涉及固定翼无人机起降领域。
背景技术
固定翼无人机具有速度快、机动性好、能耗低等优点,但缺点是起降场地受限制,需要较长的跑道;直升机却相反可以悬停、低速航行、不受起降场地限制等优点,所以固定翼飞机兼容直升机的特点是未来固定翼飞机的发展方向。
固定翼无人机滑动时能离地起飞,主要有两个条件:一是机翼上下有足够大速度的气流;二是高速气流对机翼有较大的作用面积和作用力。固定翼无人机的操作是利用空气流过机翼和尾翼上下表面附近的空气速度不同导致的压力差使飞机得到作用力而控制的,固定翼无人机操作起降或转向时需要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够进行,但是这种方式有些难以克服的不足,比如:操控功耗大、平衡差、转向姿态灵活性差、转向半径大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套件结构设计在于提出一种操作固定翼无人机垂直起降的辅助套件,解决目前固定翼无人机的可操作性和灵活性差的问题。
为达到此目的,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对固定翼无人机的左右主机翼增加一对受力面积足够大的狭长型新旋翼(命名为侧旋翼),侧旋翼平行于机身连接固定在机体左右两侧,位于主翼下面,略向下倾,因此使无人机主翼可以获得足够的作用力实现无人机机体的起降和转向。
一种操作固定翼无人机垂直起降的辅助套件,包括平行设置两个套件固定装置,每个套件固定装置由旋翼、转轴和套件固定杆组成。
优选的,所有安装座与安装孔之间采用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每个套件固定装置都设有与主机翼连接的安装孔;设有用于安装螺丝的安装座,并且侧旋翼和转轴在使用时已经安装到套件固定装置上,无需再次安装。
优选的,套件固定装置的组装只采用两个螺丝固定,操作方便,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的套件固定杆采用航空金属材质制成,强度高,重量轻;不但可以抗压,防潮,而且有效的减弱了起降时对起落架的冲击力,能够适应各种恶劣地面起飞和降落,降落时固定翼无人机着陆过程中的冲击力得到有效的缓解,延长了机身和机载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方案利用了飞机水平滑翔飞行时的气流状态,充分利用了侧旋翼对主翼的作用力。其优点是节能高效、结构简单、操控简单、垂直升降到水平飞行姿态过渡平稳且速度快,也可以实现悬停转向等动作,尤其适用于短距离滑翔起飞,同时保证固定翼无人机起降时平衡稳定,不易侧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辅助套件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辅助套件俯视图。
图中1.无人机机体,2.无人机主机翼,3.侧旋翼,4.套件固定杆,5.转轴,6.主固定螺丝,7.固定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固定翼的无人机垂直起降的起降辅助套件,是需要安装在固定翼无人机两侧机翼下部和无人机一起起降的。
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在无人机机体(1)上的无人机主机翼(2)两侧,侧旋翼(3)通过转轴(5)与套件固定杆(4)相连。
在图2所示中,无人机主机翼(2)和套件固定杆(4)通过主固定螺丝(6)和固定螺丝(7)相连,其中侧旋翼(3)与转轴(5),无人机主机翼(2)与套件固定杆(4)的对接面实现无缝的契合。
以上结合实际的操作安装过程,作了相关的技术设计与操作方法,但不能以任何形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而作出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都将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科遥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科遥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315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体式无人机
- 下一篇:一种无人机任务负载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