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特大型塑料制品无模板注射成型智能制造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28167.6 | 申请日: | 2015-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87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杨卫民;鉴冉冉;谢鹏程;焦志伟;谭晶;阎华;安瑛;李好义;丁玉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45/04 | 分类号: | B29C45/04;B29C45/13;B29C33/30;B29C45/66;B29C45/17;B29C45/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特大型 塑料制品 模板 注射 成型 智能 制造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机,特指一种特大型无模板智能制造注射成型设备,属于高分子材料成型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特大型注塑机一般指注塑容量25000cm3以上,或锁模力30000kN以上的注塑机,在汽车工业、建筑业、运输业、电信业、环保业及家电等领域中应用广泛,例如用于制造运输仓储用的托盘、建筑用的钢塑模壳、维修公路用的临时行车用塑料网孔板、大型垃圾箱和塑料电缆盘等等。根据普通注塑机设计的方法研制的超大型注塑机,整机庞大、装载功率大,加工安装不便。
现有的特大型注塑机一般沿用普通注塑机的四根拉杆式动定模板,模具安装和更换要通过起吊设备将模具吊起并高于拉杆,从机器上方将模具吊入而固定在机器内,这种模具安装对于厂房及起吊设备高度有较高要求。同时,由于拉杆的存在,限制了机身的自由空间,不便于机械手取件等操作;而且特大型模具的重量本身很大,而将其安装在重量同样很大的模板上,无疑使整个机器变得庞大,增加了能耗和生产成本。
目前国内外学者在特大型注塑机轻量化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在专利(专利号:96207902.2)中提到一种大型注塑成型装置采用立式模具,取代拉杆用压机进行开合模,增加了机身自由空间,机器重量轻、可实现多点注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特大型无模板注塑机,解决模板安装困难等问题,实现特大型注塑机轻量化、自动化、智能化。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特大型塑料制品无模板注射成型智能制造设备,主要包括模具、模具车、锁模机构、顶出机构、塑化注射机械手、取件机械手、起模机械手、模具车驱动装置等,模具直接安装固定在模具车上;模具在模具车驱动装置的作用下直接开合模,将模具车的上表面做成平面,并钻螺纹孔或T型槽、搭配模具紧固件使用,将模具固定锁死在模具车上;塑化注射机械手、取件机械手及起模机械手配备在模具车四周;相邻模具间设置锁模机构,锁模机构直接安装在模具上使用。塑化注射机械手可选择三自由度、六自由度或其他自由度机械手,三自由度机械手适于注射量较大的情况,六自由度机械手更灵活,可空间任意位置注射,配备小型塑化系统,适用于注射量较小的情况;各操作机械手根据模具的设计和生产需要分布在模具周围。
本实用新型特大型塑料制品无模板注射成型智能制造设备,无需将模具安装在模板上,而在模具车的作用下直接开合模。模具车可以是平面导轨运动、高载荷齿形带运动或平面气垫运动等运动形式,可用液压驱动或电机驱动。
本实用新型特大型塑料制品无模板注射成型智能制造设备,若模具车采用平面导轨的形式,导轨采用精密直线导轨,以保证移动位置的精确控制。模具车的上表面为具有一定厚度的大平板,可与导轨一次成型或分别成型后焊接、再精加工。
本实用新型特大型塑料制品无模板注射成型智能制造设备,模具与模具车的连接可采用普通注塑机模具与模板的连接方式,将模具车的上表面做成平面,并钻螺纹孔或T型槽、搭配模具紧固件使用,将模具固定锁死在模具车上,螺纹孔或T型槽可根据实际单独或搭配使用;也可采用其他牢固的连接方式。
本实用新型特大型塑料制品无模板注射成型智能制造设备,塑化注射机械手可配置一个或多个,可实现空间维度的自由移动,可左右上下前后移动,可摆放在模具空间的任意位置,包括模具四周及上方,每个塑化注射机械手具有一个喷嘴,根据浇注系统浇口的位置和数量决定塑化注射机械手的位置和数量。
本实用新型特大型塑料制品无模板注射成型智能制造设备,由于注塑机空间得到极大地释放,可在四周配备各种操作机械手,如取件机械手、起模机械手等。
本实用新型特大型塑料制品无模板注射成型智能制造方法及设备,可适用于多颜色多材料多组分、部件一次成型及模内装配等场合。
采用本实用新型特大型塑料制品无模板注射成型智能制造设备进行产品制造的方法,将模具固定在模具车上后,第一步,将模具车带动模具合模,由相邻模具间设置的锁模机构将模具锁紧,第二步塑化注射机械手将聚合物物料塑化,塑化注射机械手将其喷嘴与模具的流道入口压紧,并将熔化的聚合物注入模具型腔中;第三步,模具保压并冷却,塑化注射机械手移开,锁模机构转换成非锁紧状态,模具车移动开模;第四步,取件机械手和起模机械手共同工作,将型腔中的制品取出,完成一个完整的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281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结构汽车内饰件的加工模具
- 下一篇:一种浇注式线圈拔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