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控制盒、控制箱和起重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26758.X | 申请日: | 2015-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98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曹广志;戚成亮;孙亚男;包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18 | 分类号: | H05K1/1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许蓓 |
地址: | 22100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控制箱 起重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控制盒、控制箱和起重机。
背景技术
起重机上车的控制箱为起重机的控制中枢,所有的起重动作均需由控制箱来实现。因此,控制箱内的保险、继电器、二极管等电气元件对整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有的起重机的控制箱内为分散式电气元件,即保险、继电器、二极管等均是单独的个体,每个电气元件通过物理线束与其他电气元件、接线端子进行连接。以保险为例,每个保险均配有一个保险底座,用于固定在控制箱内,保险可固定在保险底座上,如图1所示。这种方式较为灵活,现场更改、增减电气元件较为简单。
但是,对于百吨级以上的起重机,每台起重机至少需要20个保险,5个继电器。如果采用现有的控制箱,保险的安装方式为按照保险底座连续排列,每个保险底座上固定一个保险;类似的,继电器亦为连续排列,如图2所示。
现有的控制箱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首先,电气元件的集成度低;分散式电气元件所需的安装区域较大,以20个保险,5个继电器为例,至少需要400cm2的安装区域;并且,分散式电气元件的安装方式的装配效率较低,不利于批量生产;
其次,电气元件之间存在大量的物理线束,安全隐患大大增加;
再次,防护性能较低,一旦控制箱发生进水、渗水等现象,容易引起短路等电气问题,轻则熄火,重则控制箱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其中一个技术问题是:电气元件集成度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安全隐患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再一个技术问题是:控制箱防护性能低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控制盒,包括:印制电路板以及用于固定电气元件的针脚,所述针脚位于所述印制电路板上,不同的针脚可以通过所述印制电路板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印制电路板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上的针脚用于固定工作电气元件,所述第二区域上的针脚用于固定备用电气元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与针脚连接的连接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干个针脚可以固定一个电气元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盒还包括电气元件,不同的电气元件可以通过所述印制电路板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气元件包括保险、二极管、电阻或继电器,其中,保险、二极管或电阻通过两个针脚而固定,继电器通过四个或六个针脚而固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单触点继电器通过四个针脚而固定;双触点继电器通过六个针脚而固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盒还包括外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控制箱,包括上述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起重机,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箱。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方面,通过在印制电路板上设置针脚的方式,提高了电气元件的 集成度,控制盒的外形可以更小;另外,针脚之间可以通过印制电路板连接,减少了物理线束,降低了安全隐患;
另一方面,在控制箱内设置控制盒,提升了防护等级;
再一方面,在控制盒内还设置了固定备用元件的区域,提高了控制盒的可靠性,并且备用元件在控制盒内固定不容易丢失,还可以放置较多的备用元件。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分散式保险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分散式保险和继电器安装方式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盒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267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分离已装LED芯片线路板的工装夹具
- 下一篇:教室灯光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