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m型结构的创面防护贴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21867.2 | 申请日: | 2015-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21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朱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卓见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夏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3 | 代理人: | 沈毅 |
地址: | 21314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结构 创面 防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伤口护创产品的结构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m型结构的创面防护贴。
背景技术
创面防护贴又可称之为创面贴或者防护贴,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当人们的表皮受到小的创伤时,特别是伤口不大又出了血,往往是先进行消毒处理后,然后使用创面防护贴进行包裹,以防止灰尘等物质吸附到伤口上,也防止伤口处以及其周围产生病菌。现有市场上的创面防护贴基本是由基层、不干胶层、药物层相互粘结而成的架构,这种结构存在透气性差的问题,患者使用后,患处容易出现浮肿、细菌滋生、疼痛加重和恢复减缓的问题。另外,现有技术中的创面防护贴大都是无法二次延伸的,当患者的创面较大时,现有市场的创面贴就无法满足患者的需要。因此,开发一种透气性良好,尺寸可延伸性的创面防护贴是当前要研究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现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具有m型结构的创面防护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m型结构的创面防护贴,其特征是:该防护贴包括左贴、右贴、设置在左贴和右贴之间的药物段,左贴、药物段和右贴通过松紧带相互连接,所述左贴和右贴具有相同的结构,左贴上具有21个直径为9mm的圆孔,左贴的上表面具有不干胶层和隔离膜层;药物段由下而上包括基层、吸湿层和药物层,药物段的横截面为3-6个“m”型相互连接成的结构。
进一步,所述的左贴的长度为64mm,宽度为28mm。
进一步,为便于撕贴,所述隔离膜层的面积大于左贴的面积。
进一步,为使得该防护贴的通风透气性能良好,所述松紧带的宽度是左贴宽度的0.2-0.6倍。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具有m型结构的创面防护贴的结构较为简单,左贴和右贴上的大面积圆孔的设置,可有效提高患处周围的透气性,可使得患处周围保持一定的干爽,并且使得患处周围的皮肤不受损伤,药物段的“m”型结构的设置,可使得该创面防护贴通用于小伤口和大伤口,使用者可以根据伤口大小自行调节,方便实用,适宜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药物段3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松紧带,21.隔离膜层,3.药物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附图1和2所示的一种具有m型结构的创面防护贴,该防护贴包括左贴、右贴、设置在左贴和右贴之间的药物段3,左贴、药物段3和右贴通过松紧带1相互连接,所述左贴和右贴具有相同的结构,左贴上具有21个直径为9mm的圆孔,左贴的上表面具有不干胶层和透明材料制成的隔离膜层21;药物段3由下而上包括基层、吸湿层和药物层,药物段3的横截面为4个“m”型相互连接成的结构。左贴的长度为64mm,宽度为28mm,所述隔离膜层21的面积大于左贴的面积,松紧带1的宽度是左贴宽度的0.2倍。该创面防护贴在销售时,其外部设置有封闭的油纸罩,使用者在使用时,首先拆除油纸罩,从而看到药物段3和具有隔离膜层21的左贴和右贴。
使用者在具体使用时,首先将左贴和右贴上的隔离膜层21撕去,然后将药物段对准患处覆盖,再将左贴和右贴顺势贴覆或相互交错环绕贴覆,若需环绕贴覆的尺寸较大,可将松紧带1拉长,若患处面积较大,可将药物段3向左右拉伸,从而将药物段3的“m”型横截面拉平,再将增大面积的药物段3对准患处覆盖,将左贴和右贴顺势贴覆或相互交错环绕贴覆即可。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卓见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卓见医疗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218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