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长度拱形金属屋面板翻身起吊施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11204.2 | 申请日: | 2015-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71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友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联钢结构建筑系统(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5/04 | 分类号: | E04D1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徐洁晶 |
地址: | 201613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长度 拱形 金属 屋面板 翻身 起吊 施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拱形金属屋面板翻身起吊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长度拱形金属屋面板翻身起吊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大跨度建筑金属屋面板系统需考虑温度伸缩变化,容易产生渗漏的问题。为此,通常采用专门的固定座来连接压型屋面板。压型屋面板则由其公、母肋之间的扣合或咬合连成整体。当屋面为圆拱形时,则需对已成型的平面式屋面板通过二次再辊压,形成所需要的圆拱形,才可能使屋面板之间进行扣合式或咬合式施工。因二次辊压使屋面板成为拱形,因此只能将屋面板按侧向竖立方式辊压成形。但将拱形金属屋面板吊装到屋面上安装前,应将屋面板按拱形集捆吊装(否则不稳定或破坏拱形)。为此,将侧向竖立的屋面板翻身成水平面时,拱形金属屋面板自身的重量使得拱形金属屋面板有塌陷变形而损坏的趋势。故常规情况下,只能使制作单块拱形金属屋面板的长度不超过12米。如此,对于大跨度建筑则屋面板之间需要很多的搭接构造,而搭接构造的施工和防渗漏构造使得屋面系统的工程造价大为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超长度拱形金属屋面板翻身起吊施工装置,使得大跨度建筑中的拱形金属屋面板的安装工程操作简便快捷,保证大跨度建筑中拱形金属屋面板系统良好的整体性、密封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长度拱形金属屋面板翻身起吊施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圆拱形导梁、支撑所述圆拱形导梁顶部的立柱、位于所述立柱左右两侧斜支撑、位于所述立柱上端的积板槽、套设在所述圆拱形导梁上的滑盘和位于拱形金属屋面板左右两侧拱脚处的止推挡座;
其中,所述圆拱形导梁、所述立柱及其左右两个所述斜支撑的底部均与各自的底板焊接,通过预埋锚栓固定在混凝土基础上;所述止推挡座通过地脚锚栓也固定在所述混凝土基础上;所述拱形金属屋面板在翻身过程中受所述止推挡座反推力作用,沿所述圆拱形导梁逐渐翻身并在所述积板槽内汇集,在翻身过程中保持其基本拱形不变。
可选地,所述圆拱形导梁的底部用加劲肋焊接所述底板;所述圆拱形导梁的顶部通过角钢和螺栓连接在所述立柱上。
可选地,所述立柱的顶部焊接有连接顶板,所述立柱通过所述连接顶板、所述角钢和所述螺栓与所述圆拱形导梁连接。
可选地,所述斜支撑的顶部通过连接板和所述螺栓与所述立柱连接。
可选地,所述积板槽汇集并支承已翻身的所述拱形金属屋面板;所述积板槽的腹板与所述积板槽连接板角焊缝连接;所述积板槽的翼缘直接与所述立柱的翼缘以对接焊缝连接;所述积板槽的端头与所述积板槽的竖杆三面围焊连接。
可选地,所述滑盘由钢板弯折成槽形,再以热弯工艺使所述槽形的翼缘弯成与所述圆拱形导梁相同的曲率,在弯折好的所述槽形的翼缘边缘处焊接有一块弯成相同曲率的薄钢板以形成箱型,套在所述圆拱形导梁上。
可选地,所述滑盘上焊接有挡片以挡住所述拱形金属屋面板而定位在所述滑盘上;所述滑盘上还焊有把手,作为工人手握所述滑盘之用。
可选地,所述止推挡座包括彼此焊接在一起的止推挡板、止推斜撑和止推底板;
其中,所述止推挡板与竖直面有一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与所述拱形金属屋面板的端头与水平面的一第二夹角相对应,使所述拱形金属屋面板的端头截面与所述止推挡板的板面保持为正交接触。
可选地,所述圆拱形导梁底部处的所述混凝土基础上开有凹槽基坑,使工人在开始提起所述滑盘的所述把手时不受地面阻挡;所述圆拱形导梁底部的所述底板与所述混凝土基础上的所述预埋锚栓系偏心布置,并与所述凹槽基坑连为一体,以保证所述圆拱形导梁的一半翼缘外伸于所述凹槽基坑。
可选地,所述螺栓、所述预埋锚栓和/或所述地脚锚栓的连接构造均为可拆卸的构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技术点包括:1)利用设置止推挡板的反推力抵消、克服拱形金属屋面板的自重作用产生的内力和变形;2)采用滑盘使拱形金属屋面板沿圆拱形导梁逐渐翻身,并始终保持形状不变。此外,按照拱形金属屋面板的形状和自重设计、计算积板槽的深度,使拱形金属屋面板汇集时的变形处在设定的弹性小变形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联钢结构建筑系统(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美联钢结构建筑系统(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112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连接楼梯的平台
- 下一篇:一种仿真生态景观屋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