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利用双塔精馏提纯制取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92261.0 | 申请日: | 2015-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3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剑军;张亚清;闫红伟;吕书山;银延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心连心深冷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J3/02 | 分类号: | F25J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3731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精馏 提纯 制取 食品级 液体 二氧化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二氧化碳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双塔精馏提纯制取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的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食品级二氧化碳的生产一般采用分子筛脱水脱醇和催化燃烧法脱烃装置及其工艺;其中,在分子筛脱水脱醇阶段需要大量的热量用于加热再生气体,能耗较高,脱水脱醇则需要依次经过卸压、再生、冷吹、均压,操作过程复杂;需要投入的设备含程控阀、吸附剂、吸附塔,电加热器等等一次性投资较大;催化燃烧法脱烃阶段采用铂、钯系催化剂及专利设备,价格较高,其物料需要依次经过预热、加热、脱烃、水冷和氨冷,能耗较高。上述工艺过程不仅给生产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也为使用企业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流程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运行稳定、能耗低和一次性投入少的利用双塔精馏提纯制取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进气缓冲罐,进气缓冲罐出口通过管道与原料气四级压缩机的进口相连,原料气四级压缩机的出口通过第一再沸器与第一精馏塔中下部的原料气进口相连,第一精馏塔底部的液相出口与收集器相连,第一精馏塔顶部的气相出口与塔顶冷凝器的气相进口相连,塔顶冷凝器的液相出口通过管道与第一精馏塔上部的液相进口相连,塔顶冷凝器的液相出口与第一精馏塔上部的液相进口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一三通,第一三通的第三端通过管道依次与第二再沸器,第一调节阀和第二精馏塔中部进液口相连;第二精馏塔底部的液相出口通过管道与第一换热器的进液口相连,第一换热器的出液口与二氧化碳储槽相连;所述塔顶冷凝器顶部的气相出口通过第二三通和第二换热器的壳程与气液分离器相连,气液分离器底部的液相出口通过管道与第二精馏塔上部的液相进口相连,气液分离器顶部的气相出口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气相进口相连,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气相出口与废气总管相连;所述第二精馏塔顶部的气相出口通过管道与第二三通的第三端相连;所述第二再沸器和第一调节阀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三三通,所述第三三通的第三端通过第二调节阀和第二换热器的管程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二气相进口相连,第一换热器的第二气相出口通过管道与原料气四级压缩机的二级压缩进气口相连。
传统食品级二氧化碳生产过程中以贵金属(钯钼)触媒为催化剂,通入氧气,在425℃条件下将苯、烃类化合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整个过程须经电加热器加热至425℃。催化氧化后的气体经过重新冷却,分子筛干燥后进入低温系统进行低温精馏,除去氧气等不凝性气体后生产食品级二氧化碳。本实用新型克服上述传统观念采用通过压缩机将原料气加压到4.8MPa,加压后的原料气通过外加复线的水冷调节其温度,通入第一精馏塔底部的第一再沸器,通过复线阀门开启维持精馏塔塔底温度在50~75℃之间。从第一再沸器出来的原料气从第一精馏塔中部进入,高沸点物质从塔釜排出系统,塔顶冷凝液部分回流,大部分冷凝液体进入至第二精馏塔底部第二再沸器为精馏提供冷量,而后分成两股,一股节流至于3.5MPa后进入第二精馏塔,另一股节流至1.2MPa为第二换热器提供冷量后进入第一换热器,回收部分冷量后进入压缩机二级进口。第二精馏塔顶部不凝气和第一精馏塔顶部不凝气回合后进入第二换热器壳程,部分液化后进入气液分离器,液相回流至第二精馏塔内,气液分离器顶部不凝气进入第一换热器,回收冷量后排出系统;第二精馏塔底部高纯度二氧化碳进入第一换热器过冷后进入二氧化碳储罐内,具有工艺流程简单、操作简便,运行稳定和低能耗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心连心深冷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心连心深冷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22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