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飞轮储能器的散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91034.6 | 申请日: | 2015-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08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圣;崔小兵;李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文圣 |
主分类号: | H02K9/19 | 分类号: | H02K9/19 |
代理公司: | 无锡大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8 | 代理人: | 赵臻淞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轮 储能器 散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飞轮储能器的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飞轮储能系统作为化学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一种替代产品,具有寿命长、维护量小、高效率和高功率的优点。飞轮储能依靠旋转的飞轮转子惯性把电能转换为动能储存起来,在停电的情况下实现不间断电源供给。飞轮长期高速旋转时,转子的发热量较大,在大电流集中放电的情况下,定子发热量较大,如果热量不能够及时散出,过高的温度就会对定子和转子产生损害,导致整个机器损坏。同时,飞轮储能器作为一种高速旋转的机械装置,轴承系统是其关键部件,轴承的润滑和散热效果的好坏也是整个系统能否可靠运行的关键。
现有飞轮储能器的散热方法,通常设计为流体泵驱动散热液在循环系统里流动并进行热交换,但是散热区域非常有限,不能同时兼顾转子、定子与轴承的散热。而且为了减少高速旋转飞轮因空气摩擦带来的能量损失,飞轮一般放置在真空或者气压较小的密闭容器中,真空环境中的循环系统工作压力非常小,泵的进口压力过小导致泵无法正常工作,并且也容易产生汽蚀,后果是散热液供给不足导致设备过热烧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飞轮储能器散热不能兼顾各部件、泵的进口压力小不能正常工作,容易产生汽蚀无法散热等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飞轮储能器的散热系统,从而不仅可以对定子、转子、和轴承这些关键部件均进行散热,同时也能兼顾轴承的润滑。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飞轮储能器的散热系统,所述飞轮储能器由壳体与内部盘式电机组成,所述壳体为真空密封结构,壳体上下部分别设置有上油腔与下油腔,壳体内至少包含一组飞轮,飞轮的中心轴为中空芯轴,中央设置有轴孔,轴孔连通上油腔与下油腔;油箱设置在在壳体外部,油箱通过上油管连通至上油腔,通过回油管连通至下油腔,回油管上安装有第三阀门、油泵与散热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在上轴承座内,位于上轴承上方,设置有上密封件,将上油腔分隔为上轴孔腔与上轴承腔;在下轴承座内,位于下轴承下方,设置有下密封件,将下油腔分隔为下轴承腔与下轴孔腔;上轴孔腔、下轴孔腔与轴孔相连通,上轴孔腔与上油管相连通,下轴孔腔与第一回油管相连通;上轴承腔、下轴承腔与容器内腔相连通,下轴承腔与回油管相连通。
上密封件采用迷宫密封,可以允许部分油通过密封到达上轴承;下密封件具有足够的密封度,使下轴孔腔内外有足够的压力差。
所述壳体由筒体、上盖板与下盖板组成并密封连接,上盖板和下盖板中央分别固定有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上轴承镶嵌在上轴承座内形成上油腔,下轴承镶嵌在下轴承座内形成下油腔。
下飞轮下表面布置有磁场方向和强度相同的环形的上永磁体,下盖板上面也布置有磁场方向和强度相同的环形的下永磁体。
轴向相对,并且磁体互斥,构成了轴向的永磁轴承,承载了整个转子的重量。
在定子盘上表面设置有散热盘,散热盘表面上设置有曲折环绕的曲线状流道,散热盘上方承接油箱下方设置的散热进油管,散热盘通过下方的散热出油管连通至下油腔。
定子盘使用导热但非导电材料。
若下油腔压力小于油泵的进口压力,打开真空阀门,允许空气进入增大油压防止汽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轴孔对转子进行冷却降温,可以及时带走高速旋转的转子的大量热量,确保飞轮储能器的安全稳定运行。通过密封件的设置将该回路与真空腔体隔离,可以保证泵的进口具有充分的进口压力,并且避免低压使泵产生汽蚀等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冷却油同时流经上下轴承,既可以对上下轴承进行散热,也可以对其进行润滑,保证了关键部件轴承的可靠工作。
本实用新型利用流经轴承的部分冷却油,也可以对定子盘进行及时散热。针对经常会出现大电流集中放电的特殊工作机型,通过设置独立散热油管与散热盘,对定子进行单独散热,确保定子的稳定工作。
对于一些在工作中可以暂时降低容器真空度的机型,本实用新型设立了容器真空度调节措施,以暂时降低容器的真空度,使泵的进口压力增大,避免泵的汽蚀,使泵正常工作,从而及时把油从下面的空腔抽回到油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中剖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盘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中剖图。
图4为图3中的A部放大图。
图5为图3中的B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文圣;,未经李文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10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液冷型永磁耦合器
- 下一篇: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