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型客车火情综合预警及应急逃生保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76664.6 | 申请日: | 2015-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69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武;徐艺;戚培心;张承标;邴雪燕;李姝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2C3/07 | 分类号: | A62C3/07;G08B17/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 22206 | 代理人: | 李晓莉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客车 火情 综合 预警 应急 逃生 保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公路运输的防火防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型客车火情综合预警及应急逃生保障装置。
背景技术
长途客车、公交车等大型客车发生的火灾事故造成了大量的人身财产损失,其原因为:大型客车发生火情时火焰蔓延迅速以及驾乘人员自身烧伤导致恐慌,无法迅速有效地使用灭火逃生装置;大型客车载客量大,空间密闭性高,若无有效引导易导致秩序混乱,降低驾乘人员疏散速度;一些不法分子将易燃物带上大型客车,刻意制造火情,增加了大型客车失火的危险。
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通过开发和改善现有火情预警和处置装置,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大型客车火情预警和处置仍存在如下问题:
1、现有的应急处置设备的使用大多需要驾乘人员参与操作,在火情出现后的恶劣环境下,设备会因操作者自身心理恐慌、操作失误等因素而无法被有效使用。
2、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一些面向大型客车的自动化火情预警及处置装置,但多数装置缺少火情危险程度评估功能,不能准确分析火情并对驾乘人员作出相应的提示或指引。
3、已有火情预警及处置装置均未实现智能化,无法根据火情的实际大小和位置进行定向处置,不能通过智能化手段减少火情处置成本,且粗放的处置方式还易影响驾乘人员逃生,降低火情处置效果。
因此现有技术当中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大型客车火情综合预警及应急逃生保障装置,用来解决大型客车发生火情时驾乘人员自身烧伤造成恐慌导致无法迅速有效地使用灭火逃生装置;已有自动灭火装置无疏散引导功能导致人员疏散速度较低;已有自动灭火装置无法实现火情定向喷洒导致火情处置成本较高以及影响人员逃生等问题。
一种大型客车火情综合预警及应急逃生保障装置,包括中央控制器、火情探测子系统、火情预警子系统、火情处置子系统、复位开关,所述火情探测子系统包括有可燃气体浓度传感器模块、烟度传感器模块、温度传感器模块;所述火情预警子系统包括有语音提示装置、显示装置;所述火情处置子系统包括有电控消防喷淋装置、车门开启装置、电控车窗爆玻器;
所述中央控制器内设置有数据接收、处理及发送模块,中央控制器通过导线和数据线分别与复位开关、可燃气体浓度传感器模块、烟度传感器模块、温度传感器模块、语音提示装置、显示装置、电控消防喷淋装置、车门开启装置、电控车窗爆玻器连接;
所述可燃气体浓度传感器模块固定安装于车厢的座椅支撑上,并且距离车厢地板0.3m~1m处,可燃气体浓度传感器模块的安装密度为每2㎡有1个或2个;所述烟度传感器模块和温度传感器模块均固定安装于车厢顶棚内表面上,并且位于可燃气体浓度传感器模块的正上方;所述语音提示装置固定安装于车厢内的顶棚中部;所述的显示装置和复位开关固定安装于驾驶位的仪表板上;所述电控消防喷淋装置均匀安装于车厢顶棚内表面上,电控消防喷淋装置又包括有电控阀门和喷头;所述车门开启装置为输出回路与与车门翘板开关并联的继电器,继电器的输入回路通过导线与中央控制器连接;所述电控车窗爆玻器的爆玻器固定安装于每个车窗的4角,爆玻器集中供电并且通过供电电压为24V的常开继电器模块与蓄电池连接;所述电控阀门和喷头串联于喷淋管道上;所述喷头的密度为每4㎡有1个或2个。
所述可燃气体浓度传感器模块所用的传感器为MC101传感器。
所述烟度传感器模块所用的传感器为NAP-07传感器。
所述温度传感器模块所用的传感器为DS18B20传感器。
所述车门开启装置使用的是供电电压为24V的常开继电器模块与车门翘板开关并联;
所述电控车窗爆玻器所用的爆玻器为AN-001B4通用型爆玻器。
所述电控阀门使用的是DN40型阀门。
所述喷头使用的是PTW1型泡沫喷淋头。
通过上述设计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加装可燃气体浓度传感器模块、规范各个传感器的布置方式、增加中央控制器的数据来源定位算法、设定中央控制器预警处置策略等方式,解决了当前大型客车火情预警处置的主要问题,本实用新型将有效降低大型客车发生火情的概率,并在发生火情后有效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66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块化微水雾滴灭火装置
- 下一篇:高空应急双滑轮缓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