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于山区小田块作业的履带自走式旋耕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66254.3 | 申请日: | 2015-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5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红驰农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33/02 | 分类号: | A01B33/02;B62D5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842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于 山区 小田块 作业 履带 旋耕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耕机,尤其是一种适用于山区小田块作业的履带自走式旋耕机。
背景技术
现有履带自走式旋耕机,在山区小田块作业需跨沟坎或过田埂时,由于其履带在行进路线上要依次碾压沟坎或田埂所在地表,往往会出现机体前仰后倾,甚至出现整机倾覆的情况。市场上需要一种适于山区小田块作业的在转移田块时机体较稳定的履带自走式旋耕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适于山区小田块作业的履带自走式旋耕机,适于山区小田块作业,可平稳跨沟坎或过田埂,避免机体倾覆。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车架,所述车架上设有发动机、变速箱,车架两侧部设有一对履带,机架后侧设有旋耕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辅助轮,所述辅助轮悬置式设置于车架前端的延伸架上。其原理是:履带在水平地面着地正常行走的情况下,辅助轮保持悬空不着地。在山区小田块作业需跨沟坎或过田埂时,此时辅助轮发挥引导作用,由于辅助轮设置于车架前端的延伸架上,辅助轮在履带前侧可提前搭接于沟坎边沿或凸出于地表的田埂上,从而引导车体平稳越过沟坎或田埂,减少了颠簸幅度。
一种改进是,还包括一个辅助轮的悬置高度调节装置。这种结构可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辅助轮的设置高度。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山区小田块作业需跨沟坎或过田埂时,辅助轮在履带前侧可提前搭接于沟坎边沿或凸出于地表的田埂上,辅助轮发挥引导作用,可有效减缓颠簸幅度,引导车体平稳越过沟坎或过田埂,避免机体倾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车架1,履带2,旋耕刀3,辅助轮4,延伸架5。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包括车架1,所述车架1上设有发动机、变速箱,车架1两侧部设有一对履带2,机架1后侧设有旋耕刀3,还包括一个辅助轮4,所述辅助轮4悬置式设置于车架1前端的延伸架5上。其原理是:履带2在水平地面着地正常行走的情况下,辅助轮4保持悬空不着地。在山区小田块作业需跨沟坎或过田埂时,辅助轮4发挥引导作用,由于辅助轮4设置于车架1前端的延伸架5上,辅助轮4在履带2前侧可提前搭接于沟坎边沿或凸出于地表的田埂上,从而引导车体平稳越过沟坎或田埂。
一种改进是,还包括一个辅助轮4的悬置高度调节装置。这种结构可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辅助轮4的设置高度。一种实施例是采用延伸架5上不同高度设置多组轮轴安装孔,辅助轮4可选择在不同高度的在轮轴安装孔装配。另一种实施例是采用螺栓式调节机构实现辅助轮4的设置高度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其它同类结构的等效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红驰农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红驰农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62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肥料箱的施肥松土装置
- 下一篇:一种屏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