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面收油船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61404.1 | 申请日: | 2015-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2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杨尔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尔坚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E02B15/1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姚姣阳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面 油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面收油船,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海上交通运输业的蓬勃发展,船舶的频繁往来,使得海上不断增加被污染的几率;同时,海底石油开采也给海面带来油污,使得海洋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给世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危害;目前,采用的收油船最常用的类型为侧挂式,收油设备设于船体两侧,这样会增加船体整体的体积,且安装时劳动强度大,需吊机配合,容易出现事故,不能实现自动化布放。同时阻力大、会影响收油船的行进速度。此外还有小型托拉式和侧拉式收油船,这两种收油船均无法实现自动化布放,且劳动强度大,往往需要多个操作人员,同时存在收油率低等缺点。因此,提供一种结构合理、高效节能、操作方便、可实现自动化布放的内置式单侧门收油船,是该领域技术人员应着手解决的问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油水分离简单便捷的水面收油器。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面收油船,包括设有静置分油舱的船体,在船体的首部挂载有聚油池,聚油池远离船体侧开有进水口,进水口的水平高度应该略低于油层的高度,这样漂浮在水面上的油层就能够自动流入聚油池,聚油池和分油舱之间通过吸水泵连通,如果进水口的高度控制得当的话,进入聚油池的绝大部分都是浮油和水的混合物,吸水泵的进水管伸入聚油池的底部,将混合液体抽吸走即可,吸水泵的出水管伸入分油舱中,所述排水泵的进水管伸入分油舱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进一步的,分油舱从上至下填塞有多层网状缓冲层,设置缓冲层是为了保持水体的平静,防止进水冲击水体打破油水分离界面,船体的首部和尾部分别架设有吸水泵和排水泵,吸水泵的进水管伸入污染水面的油层中,吸水泵的出水管置于分油舱的缓冲层上方并且其出水口的方向平行于缓冲层,吸水泵出水口的特殊设计是为了尽量减轻进水对分油舱中油水分离的干扰,排水泵的进水管伸入分油舱的底部,经过缓冲层的过滤,分油舱底部的水环境是最为平静的,该处油水溶液通过静置自然实现的油水分离也是最为彻底的,因此直接将底部的水相排出船外即可实现油水分离。
进一步的,船体的首部设有直立开口的插槽,聚油池通过其自身的插接板插接在插槽中,这是为了方便拆卸和升降聚油池。
进一步的,在船体首部架设有卷扬机,卷扬机的钢索自由端与聚油池的插接板连接固定,该处设计是希望通过卷扬机来机动的控制聚油池进水口的水平高度,以适应不同厚度的油层。
进一步的,网状缓冲层为钢丝制成的渔网状结构,在网状缓冲层中部设有加强筋,该结构是为了尽量减轻泵入液体对分油舱中液体的分离干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尔坚,未经杨尔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14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