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逆光折射透镜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60512.7 | 申请日: | 2015-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87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林裕翔;蔡水田;胡联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联雄 |
主分类号: | F21V5/04 | 分类号: | F21V5/04;G09F13/04;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王晶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逆光 折射 透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逆光折射透镜,特别是指一种能够应用于显示广告牌结构上达到折射背光、增益显示内容能见度的创新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生活中可见具有显示功能的广告牌(包括交通标示板、告示板、广告广告牌等等,于本实用新型中统称为显示广告牌),为了增加其夜晚或天候不良时的能见度,通常会透过加装照明装置或LED灯等方式,来达到发光增亮的目的。
前述显示广告牌所加装的照明装置或LED灯,其被预设的启动时机通常是在环境光线昏暗的夜晚或天候不良时,至于日照充足的晴朗天候时,通常应为关闭状态,以节省用电。
然而,由目前许多人们观看显示广告牌的经验可以发现,纵使是在日照充足的晴朗天候状态下,显示广告牌的内容还是会随着日照角度的变化而产生能见度的变化差异,例如当显示广告牌的显示面呈背光状态时,其显示内容会因为背对光源的关系而相对呈现出昏暗不明、能见度不佳等状态,造成观视者难以清楚辨视内容的问题。
虽然,前段所述之问题同样能够透过强制点亮LED灯的方式获得解决,但问题点在于:LED灯毕竟还是须要耗电的装置,若要自力供电还得加装成本昂贵的太阳能发电储电装置,更衍生日后保养维修等问题,如此实不易被广泛普及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逆光折射透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逆光折射透镜,系透光材质一体成型,包括一入光面、一折射光导出端以及介于入光面与折射光导出端之间的一镜身区段;其中镜身区段呈横轴向延伸设置形态,入光面呈凸弧面形态,且入光面的面向呈向下斜倾设置形态,其斜倾角度与镜身区段的设置轴线互成50°±15°夹角对应关系。
藉此所构成的逆光折射透镜,能将由入光面导入且入射角范围介于15°至45°之间的大部份入射光线,加以折射成能够由折射光导出端射出的导出光线。
藉此创新独特设计,使本实用新型对照先前技术而言,所述逆光折射透镜能将由入光面导入且入射角范围介于15°至45°之间的大部份入射光线,加以折射形成能够由折射光导出端射出之导出光线,所述逆光折射透镜可组设应用于显示广告牌结构上达到折射背光的功能,以及增益显示广告牌显示内容于背光状态下能见度的实用进步性,且其无须仰赖需耗电的LED灯具即可达成,结构更简单、使用成本更低而更具实用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系通过镜身区段轴向呈阶级状而包括一缩径插组段及一扩径筒段,且该扩径筒段与缩径插组段之间形成颈部区段的另一技术特征,使得由入光面导入的入射光线经过逆光折射透镜后能够产生光线聚集的增亮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更通过该折射光导出端更形成有凸角部位,该凸角部位上方形成上端向后倾斜形态的一顶侧折射面,凸角部位下方依序形成有中段折射面及底侧折射面的又一技术特征,俾能将入射光线加以折射成斜下角度范围介于10°至30°之间的导出光线,以符合一般人观看显示广告牌的仰视角度状态,获致较佳的背光显视增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逆光折射透镜较佳实施例的俯视角度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逆光折射透镜较佳实施例的仰视角度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逆光折射透镜较佳实施例的平面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逆光折射透镜较佳实施例的轴向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逆光折射透镜的折射作用说明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逆光折射透镜的折射作用说明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逆光折射透镜的折射作用说明图三。
图8为本实用新型折射光导出端形态变化例图一。
图9为本实用新型折射光导出端形态变化例图二。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折射光导出端形态变化例图三。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折射光导出端形态变化例图四。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折射光导出端形态变化例图五。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折射光导出端形态变化例图六。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折射光导出端形态变化例图七。
图15为本实用新型镜身区段形态另一实施例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显示广告牌较佳实施例的平面正视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显示广告牌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联雄;,未经胡联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05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均匀性矩形光斑LED模块
- 下一篇:一种多用途的日光光导照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