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斜顶连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53866.9 | 申请日: | 2015-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5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胡作寰;黄清刚;黄铁平;毛茂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银宝山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3 | 分类号: | B29C45/33;B29C45/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斜顶连杆装置。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在产品存在倒扣的情况下一般采用斜顶连杆装置使产品能顺利脱膜。现有的斜顶连杆装置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顶针板、下顶针板及底板,在上顶针板、下顶针板及底板上依次设有竖直对应设置的、相连通的上顶针板通孔、下顶针板通孔及底板通孔,在上顶针板通孔和下顶针板通孔内设有一紧固螺丝,紧固螺丝与一竖直设置的连杆的下端固连,连杆的上端通过销钉与斜顶相连。当斜顶连杆装置因检修需要拆卸时,需要先用扳手从底板通孔的下端伸入至下顶针板通孔内,从而拆掉紧固螺丝,紧固螺丝由于重力作用从下顶针板通孔掉落出来,再用小杆着力敲打连杆下部,使连杆脱出上顶针板通孔。在整个拆卸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操作起来非常麻烦,效率低下,极大的影响了检修的进度;二、用小杆敲打连杆会对模具本身造成伤害,降低模具使用寿命、模具精密度及产品质量,同时提高了人力资源成本。
拆卸后再装配时,存在以下问题:一、斜顶从分型面装入后,紧固螺丝有可能因为螺牙损坏、有异物等情况导致不能完全旋入锁紧,但操作工人从分型面位置无法发现,只能凭感觉去确定,在根源上存在一定的精度风险,并且导致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安全风险,产品质量无法保证,影响整体生产效率及生产质量;二、操作工人容易少装、漏装紧固螺丝,并且增加了由于紧固螺丝乱放置而导致紧固螺丝丢失的风险,带来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及成本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斜顶连杆装置,它结构设计合理,拆卸时采用弹性件的弹力替代现有人工敲打力,实现斜顶和连杆的自动顶出,在根源上避免了现有拆卸方式对模具寿命、模具精密度造成的损害,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提高了拆卸效率,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生产效率;拆卸后再装配时,通过调节弹性件的弹力及判断分型面的光滑度及契合度即可判断连杆是否锁紧,避免了因未锁紧而带来的生产安全风险及产品质量降低的风险;在拆卸和装配的整个过程中,紧固螺丝一直在模具内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操作工人的少装、漏装及紧固螺丝乱放置而导致紧固螺丝丢失,降低了资源的浪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顶针板、下顶针板及底板,在上顶针板、下顶针板及底板上依次设有竖直对应设置的、相连通的上顶针板通孔、下顶针板通孔及底板通孔,其特征在于:在下顶针板通孔内设有一竖直设置的弹性件,弹性件的下端卡接于下顶针板通孔内的凸台上,弹性件的上端与位于上顶针板通孔内的连杆底座的底部抵接,一紧固螺丝从连杆底座的底部向上穿出连杆底座后与一竖直设置的连杆的下端固连,连杆的上端通过销钉与斜顶相连,在紧固螺丝的底部设有扳手孔。
在连杆底座的顶部设有一与连杆相配合的导入环。
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拆卸时,先用扳手从底板通孔的下端伸入至下顶针板通孔内,从而拆掉紧固螺丝,使连杆与紧固螺丝分离,斜顶和连杆通过弹性件的弹力自动顶出,无需用小杆着力敲打连杆下部,使连杆脱出上顶针板通孔,因此在根源上避免了现有拆卸方式对模具寿命、模具精密度造成的损害,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提高了拆卸效率,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生产效率。弹性件可为弹簧。
2、装配时,根据斜顶、连杆、连杆底座及紧固螺丝的重量来调整弹性件弹力的大小,把弹性件的弹力调整到当连杆与紧固螺丝锁紧时,斜顶与分型面相契合。当紧固螺丝没有锁紧到位时,斜顶和连杆会在弹性件弹力作用下顶出分型面,操作工人用肉眼观察分型面的光滑度及契合度即可判断连杆是否锁紧,避免了因连杆未锁紧而带来的生产安全风险及产品质量降低的风险。
3、紧固螺丝与连杆底座通过弹性件卡装在上顶针板通孔内,在拆卸和装配的整个过程中,紧固螺丝一直在模具内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操作工人的少装、漏装及紧固螺丝乱放置而导致紧固螺丝丢失,降低了资源的浪费。
4、在连杆底座的顶部设有一与连杆相配合的导入环,便于在装配时连杆顺利伸入连杆底座顶部的导入环并与其固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杆与紧固螺丝未锁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顶针板,2、下顶针板,3、底板,4、上顶针板通孔,5、下顶针板通孔,6、底板通孔,7、弹簧,8、连杆底座,9、紧固螺丝,10、连杆,11、销钉,12、斜顶,13、扳手孔,14、导入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银宝山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银宝山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538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型腔齿条抽芯模具
- 下一篇:一种导光板的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