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缆及其端部器件的收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52137.1 | 申请日: | 2015-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74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胡平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平金 |
主分类号: | B65H75/04 | 分类号: | B65H75/04;B65H75/18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林捷 |
地址: | 350012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缆 及其 器件 收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缆及其端部器件的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目前电子设备的广泛使用,线缆等使用也越来越频繁,大量的线缆容易造成混淆,不容易区分,也影响美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及其端部器件的收纳装置,该线缆及其端部器件的收纳装置不仅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而且有利于方便线缆及其端部器件的收纳。
本实用新型线缆及其端部器件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体1、内壳体2、外壳体3和翻盖4四部分,所述转体1的左转盘101和右转盘102之间设有2个或2个以上沿圆周分布的绕线柱104,左转盘101外侧和右转盘102外侧分别设有转轴103;所述内壳体由左挡板201、右挡板202和连接左挡板201、右挡板202的内壳体围板203组成,内壳体左挡板201、右挡板202分别设有一对与转轴103匹配的转轴孔204,内壳体左挡板201、右挡板202还分别设有与翻盖4的两个翻盖轴402匹配的翻盖轴孔206,以及与翻盖4的合盖榫403匹配的翻盖轴孔205;所述外壳体由左侧板301、右侧板302和连接左侧板301、右侧板302的外壳体围板303组成,外壳体左侧板301、右侧板302分别设有与转轴103匹配的转轴孔304,外壳体左侧板301、右侧板302上侧还分别设有与合盖榫403匹配的合盖卡口305,外壳体左侧板301、右侧板302还分别设有与合盖榫403匹配的可限制内壳体旋转角度的限位卡口306,所述翻盖由一块与内壳体围板203弧度相同的翻盖板401构成,翻盖板一端两侧分别设有翻盖轴402,翻盖板另一端两侧分别设有与合盖卡口305、限位卡口306匹配的合盖榫403;所述转体1的转轴103铰接在内壳体2的转轴孔204和外壳体3的转轴孔304上,所述翻盖4的合盖榫403铰接在内壳体2的翻盖轴孔205上。
进一步的,上述左转盘101和右转盘102之间设有3个沿圆周均匀分布的绕线柱。
进一步的,上述左转盘101和右转盘102边沿设有齿纹。
本实用新型线缆及其端部器件的收纳装置的使用方法:以耳机线收纳为例,将一耳机线6弯折成两段,将弯折的端头穿进两绕线柱之间的穿线孔后从另一穿线孔穿出,再将两个端头的耳机线穿入弯折端头内侧使耳机线环套在一绕线柱上,将转体两侧的转轴分别套入内壳体左右挡板的转轴孔中,再将转体两侧的转轴分别套入外壳体左右侧板的转轴孔中,旋转内壳体使转体露出后转动转体即可将两端耳机线缠绕至转体内,最后将端部器件放入端部器件收纳区内,将翻盖打开使之合盖榫卡入合盖卡口,放线时,将翻盖打开,取出端部器件将耳机线向外拉即可,此时可将合盖榫卡入其它合盖卡口或内壳体的翻盖卡口。
本实用新型线缆及其端部器件的收纳装置不仅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而且有利于方便线缆及其端部器件的收纳。
附图说明:
图1是转体的构造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3是内壳体的立体图;
图4是内壳体围板的立体图;
图5是外壳体的立体图;
图6是外壳体围板的立体图;
图7是翻盖的立体图;
图8是线缆及其端部器件的收纳装置的立体图;
图9是图8的断面图;
图10是转动内壳体露出转体的构造示意图;
图11是线缆环套在绕线柱上的构造示意图;
图12是转体另一种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13是图12的俯视图;
图14是转体另一种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15是转体另一种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平金,未经胡平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521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拆卸胶带筒
- 下一篇:一种设有报警器的除结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