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产无缝钢管用轧管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50530.7 | 申请日: | 2015-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96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李胜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兴业钢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9/06 | 分类号: | B21B19/06;B21B31/32;B21B31/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陆华君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无缝钢管 用轧管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缝钢管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生产无缝钢管用轧管机。
背景技术
无缝钢管具有中空截面,大量用作输送流体的管道,如输送石油、天然气、煤气、水及某些固体物料等。无缝钢管与圆钢等实心钢材相比,在相同的抗弯抗扭强度下,无缝钢管的重量较轻;同时,无缝钢管也广泛用于制造结构件和机械零件,如石油钻杆、汽车传动轴、自行车架以及建筑施工中用的钢脚手架等,材料利用率高,制造工序简易,加工工时缩减。
正是由于无缝钢管用途的特殊性,因此,在无缝钢管的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各种生产设备,轧管机就是生产无缝钢管设备中十分重要的一种。然而,现有多数的轧管机在结构设计上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些轧管机所轧制出来的无缝钢管的管径不一,产品报废率较高,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生产无缝钢管用轧管机,可以轧制出不同直径尺寸的无缝管道,且每一种直径尺寸的无缝管道的成品率较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产无缝钢管用轧管机,具有镜像设置的上支撑座和下支撑座,所述的上支撑座上设置有两根平行设置且均垂直向下延伸的上立柱,所述的下支撑座上设置有两根平行设置且均垂直向上延伸的下立柱,所述的两根上立柱和两根下立柱的位置相互对应;两根上立柱之间连接有上轧辊,两根下立柱之间连接有下轧辊,所述的上轧辊和下轧辊镜像设置,上轧辊和下轧辊之间具有可容无缝钢管穿过的间隙,上轧辊的中轴线或下轧辊的中轴线与无缝钢管的中轴线之间均具有角度。
为了便于将两根上立柱上升或下降,以便于将上轧辊上升或下降,故所述的上支撑座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上气缸,所述的两个上气缸之间连接有上丝杆,两根上立柱的顶部外侧分别设置有上支撑架,所述的两个上支撑架的上表面均设置有与上丝杆相连接的上起吊环。
为了便于将两根下立柱上升或下降,以便于将下轧辊上升或下降,故所述的下支撑座的下表面设置有两个下气缸,所述的两个下气缸之间连接有下丝杆,两根下立柱的底部外侧分别设置有下支撑架,所述的两个下支撑架的下表面均设置有与下丝杆相连接的下起吊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无缝钢管用轧管机,通过自动调节上轧辊和下轧辊之间的距离,以便达到轧制出不同直径尺寸的无缝管道,且每一种直径尺寸的无缝管道的成品率较高,经济利用率极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为:1、上支撑座,2、下支撑座,3、上立柱,4、下立柱,5、上轧辊,6、下轧辊,7、无缝钢管,8、上气缸,9、上丝杆,10、上支撑架,11、上起吊环,12、下气缸,13、下丝杆,14、下支撑架,15、下起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生产无缝钢管用轧管机,具有镜像设置的上支撑座1和下支撑座2,所述的上支撑座1上设置有两根平行设置且均垂直向下延伸的上立柱3,所述的下支撑座2上设置有两根平行设置且均垂直向上延伸的下立柱4,所述的两根上立柱3和两根下立柱4的位置相互对应;两根上立柱3之间连接有上轧辊5,两根下立柱4之间连接有下轧辊6,所述的上轧辊5和下轧辊6镜像设置,上轧辊5和下轧辊6之间具有可容无缝钢管7穿过的间隙,上轧辊5的中轴线或下轧辊6的中轴线与无缝钢管7的中轴线之间均具有角度。通过自动调节上轧辊5和下轧辊6之间的距离,以便达到轧制出不同直径尺寸的无缝管道7,且每一种直径尺寸的无缝管道7的成品率较高。
其中,所述的上支撑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上气缸8,所述的两个上气缸8之间连接有上丝杆9,两根上立柱3的顶部外侧分别设置有上支撑架10,所述的两个上支撑架10的上表面均设置有与上丝杆9相连接的上起吊环11。所述的下支撑座2的下表面设置有两个下气缸12,所述的两个下气缸12之间连接有下丝杆13,两根下立柱4的底部外侧分别设置有下支撑架14,所述的两个下支撑架14的下表面均设置有与下丝杆13相连接的下起吊环15。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兴业钢管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兴业钢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505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缝钢管一次减径成型设备
- 下一篇:一种飞灰熔融预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