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旋式可伸缩地铁口雨棚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42460.0 | 申请日: | 2015-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77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赵章焰;夏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9/14 | 分类号: | E21D9/1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许美红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式 伸缩 地铁 雨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铁口可伸缩式雨棚,尤其是螺旋式旋转伸缩式雨棚。
背景技术
目前,地铁口的雨棚分为可活动和固定式,大部分的固定式雨棚的结构为简单的钢结构,仅仅能遮挡风雨,使人们可以正常进入地铁口,但是在部分商业区和建筑中,地铁口的雨棚也遮挡了很多重要的地标和建筑,给人民与政府造成了损失,而少部分的活动式雨棚,仍然难以在实际中可靠地完成升降,且结构复杂笨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大部分固定式雨棚不能给人们提供更加广阔空间,不遮挡建筑标示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螺旋式可伸缩地铁口雨棚,可以在非雨雪天完全缩进地铁口下部,而且占据空间小,而在雨雪天可以可靠地伸展出来,并遮挡雨雪。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螺旋式可伸缩地铁口雨棚,包括:
多个雨帆,共同连接在至少一个轴上,其中相邻两个雨帆上分别设有相配合的滚轮和弧线槽,相邻雨帆之间相互联动;
驱动机构,与第一个雨帆相连,驱动其向外伸展;
弹簧机构,与最后一个雨帆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螺旋式可伸缩地铁口雨棚中,所述驱动机构为四杆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螺旋式可伸缩地铁口雨棚中,所述雨帆的侧边均设有导流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螺旋式可伸缩地铁口雨棚中,所述导流机构为凸起的边框。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螺旋式可伸缩地铁口雨棚中,雨帆在弧线槽中的旋转角度限制在0-25度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螺旋式可伸缩地铁口雨棚中,所述弹簧机构包括连接销、弹簧和铰链,弹簧的一端通过连接销与最后一个雨帆相连,弹簧的另一端连接铰链。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螺旋式可伸缩地铁口雨棚中,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液压缸驱动。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式可伸缩地铁口雨棚,在非下雨天可安全的缩进地铁口中,下雨天再打开,安全可靠,且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螺旋式伸缩雨棚装配总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槽轮的分布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液压四杆机构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弹簧机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螺旋式可伸缩地铁口雨棚包括:
多个雨帆,本实施例中以四个雨帆为例,雨帆1、雨帆2、雨帆3和雨帆4,四个雨帆共同连接在至少一个轴上,其中相邻两个雨帆上分别设有相配合的滚轮5和弧线槽7,相邻雨帆之间相互联动。如图2中,雨帆1的外表面装有滚轮5而另一个与之相连的雨帆2内侧则装有弧线槽7,两者根据轴孔端面配合关系可以使得滚轮5随槽弧线转动,从而使得驱动机构8能够驱动雨帆1,而雨帆2, 3,4分别被前一个雨帆带动,最终使得雨棚从地铁口内部依次伸出来。
如图2所示,每一个雨帆中的上半部分可选用透明的ETFE材料,雨帆的下半部分是与上半部分相连的钢结构,采用激光焊接将其连接起来并且打磨光滑,并且都固定在轴上。
驱动机构8,与第一个雨帆1相连,驱动其向外伸展;
弹簧机构6与最后一个雨帆4连接。
如图3所示,驱动机构8为四杆机构,且为液压驱动的四杆机构,包括液压缸81和液压连杆83,液压连杆83上设有连接圆孔82,雨帆上设有凸起,与连接圆孔82配合。由液压缸81提供动力驱动液压连杆83,最终驱动整个机构的起升。可在液压连杆83上安装套筒或者设有凸起,可以避免构件之间的碰撞。
如图2所示,每个雨帆的侧边均设有导流机构9。由于四个雨帆之间是分开的,所以每一片雨帆的侧边都有凸起处理,可以为凸起的边框。设置导流机构9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雨水倒流入地铁口中,该导流机构9可以引导雨水流向雨帆两边,最终导入地下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雨帆在弧线槽中的旋转角度限制在0-25度之间。
旋转角度太大会不利于控制雨帆的起降,将旋转角度设置在该范围内,且设置为同一个角度有利于雨帆的收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424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小隧道衬砌结构内力的结构
- 下一篇:一种盾构机推进系统的控制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