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车窗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32400.0 | 申请日: | 2015-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7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邓涛;李德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J1/00 | 分类号: | B60J1/00;B60R1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007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车窗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车窗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汽车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已经不再遥不可及,伴随着我国汽车数量的与日俱增,人们对汽车的各个方面的品质也越来越挑剔,车窗作为每辆汽车必不可少的部件,也一直在寻求改进,从最开始的手摇式发展到如今的电控式,但这种控制车窗的方式功能还是比较单一,缺少智能性,在日常行车过程中,当车窗长期闭窗行车过程中,车内空气质量下降,空气污浊,即使装了空气净化装置效果也不是非常明显,此时驾驶员往往会采取人为开窗通风,进行解决类似问题,在特殊的天气状况下,如炎热天气下应该何时选择开窗,或是何时选择空调降温措施,有可能会导致驾驶员进行频繁的操作,及不利于节省能源,更加十分不利于行驶的安全;另外,在驾驶员停车后,下车时每次停车后的人为进行关窗也较为麻烦,而且还会常常忘记关窗,从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了一种多功能车窗控制装置,在不改变原有车窗系统的情况下,增加一套智能控制车窗装置,实现车窗的智能化控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车窗控制装置,包括车窗本体、用于根据空气质量自动调节车窗开闭状态的控制器、与控制器连接用于驱动车窗升降的驱动器以及与控制器连接的检测单元;
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车速传感器、空气质量检测器和用于检测 车钥匙是否拔出的车钥匙状态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车速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空气质量检测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车钥匙状态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控制器包括用于分别控制车窗开闭及切换传统车窗控制和智能车窗控制模式的多电路选择开关和中央处理器,所述多电路选择开关的输入端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多电路选择开关的输出端与车窗驱动器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控制器还包括用于进行语音控制车窗升降的语音模块,所述语音模块包括信号采集电路、识别电路、信号放大电路、滤波电路和转换电路,所述信号采集电路的输出端与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识别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识别电路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车载音响音量调节电路,所述车载音响音量调节电路与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切换传统手动车窗控制模式和智能车窗控制模式的切换开关,所属切换开关与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所述控制器还包括用于设置参数阈值并与检测单元检测的数据进行对比的比较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检测车内空气质量和温度并根据检测的结果自动控制车窗的开闭状态和开合程度,还可以通过语音进行控制,不仅减少了驾驶员的操作负担,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还有利于减少燃油的消耗,降低了车辆使用成本,更能够保证长时间乘坐汽车的人身体健康,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节能减排,安全性高,适合于进行大面积市场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多功能车窗控制装置包括车窗本体、用于根据空气质量自动调节车窗开闭状态的控制器、与控制器连接用于驱动车窗升降的驱动器以及与控制器连接的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车速传感器、空气质量检测器和用于检测车钥匙是否拔出的车钥匙状态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车速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空气质量检测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车钥匙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包括用于分别控制车窗开闭及切换传统车窗控制和智能车窗控制模式的多电路选择开关和中央处理器,所述多电路选择开关的输入端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多电路选择开关的输出端与车窗驱动器的输入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324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