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盘式制动器钳体孔槽加工车床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30546.1 | 申请日: | 2015-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819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刁金霞;胡海东;郑海镪 | 申请(专利权)人: | 刁金霞;胡海东;郑海镪 |
主分类号: | B23Q3/12 | 分类号: | B23Q3/12 |
代理公司: | 唐山顺诚专利事务所 13106 | 代理人: | 于文顺 |
地址: | 065000 河北省廊坊***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器 钳体孔槽 加工 车床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盘式制动器钳体孔槽加工车床夹具,属于制动器钳体工件车床夹具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盘式制动器具有体积小、结构紧凑、散热性能好、制动力矩大等特点,盘式制动器的钳体需要采用机械切削加工,现有技术中的钳体上的孔槽加工一般采用车床加工,加工时工件高速旋转,定位精度要求高,现有的夹具定位装夹速度较慢,定位精度不好把握,受工人技术水平影响较大,造成辅助工作劳动强度大,效率较低,因此现有的生产工艺及其夹具不能满足盘式制动器钳体孔槽的大批量生产加工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盘式制动器钳体孔槽加工车床夹具,夹紧可靠,定位准确,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盘式制动器钳体孔槽加工车床夹具,包含配油盘、法兰安装盘、连接杆、油路盘、中间盘、基准盘和定位夹紧机构,连接杆一端固定法兰安装盘,配油盘固定在法兰安装盘上,连接杆另一端固定油路盘,油路盘外侧依次设有中间盘和基准盘,所述基准盘盘面上设有定位夹紧机构,所述定位夹紧机构包含前定位夹紧机构、左定位夹紧机构和右定位夹紧机构,前定位夹紧机构、左定位夹紧机构和右定位夹紧机构呈三角状布置,所述前定位夹紧机构包含前油缸、前油缸压板、前压爪和前基准块,前油缸通过前油缸压板固定在基准盘上,前压爪固定在前油缸的活塞杆端,前基准块设在前压爪下方,前基准块与钳体工件基准面贴合,所述左定位夹紧机构包含左侧油缸、左侧油缸压板、左侧压爪和左侧基准销,左侧油缸通过左侧油缸压板固定在基准盘上,左侧压爪固定在左侧油缸的活塞杆端,左侧基准销设在左侧压爪下方,左侧基准销与钳体工件左侧孔相配合,所述右定位夹紧机构包含右侧油缸、右侧油缸压板、右侧压爪和右侧基准销,右定位夹紧机构与左定位夹紧机构结构相同。
所述油路盘、中间盘和基准盘外径相同,且在同一轴线上。
所述前定位夹紧机构中的前压爪、左定位夹紧机构中的左侧压爪、右定位夹紧机构中的右侧压爪的头部均设有铜帽。
前定位夹紧机构中的前油缸采用伸缩活塞缸,左定位夹紧机构中的左侧油缸和右定位夹紧机构中的右侧油缸采用旋转加紧缸。
采用本实用新型,通过液体压力控制钳体工件的快速夹紧和释放动作。执行夹紧动作时,在液体压力作用下,前油缸的活塞杆缩回,使前基准块的上表面与钳体工件基准面紧密贴合,左侧油缸的活塞杆向右旋转60°并缩回,带动左侧压爪压紧钳体工件左侧表面,右侧油缸的活塞杆向左旋转60°并缩回,带动右侧压爪压紧钳体工件右侧表面,实现钳体工件的夹紧动作。执行释放动作时,在液体压力作用下,前油缸的活塞杆向外伸出,带动前压爪松开钳体工件,左侧油缸的活塞杆向外并左转60°伸出,带动左侧压爪松开钳体工件,右侧油缸的活塞杆向外并右转60°伸出,带动右侧压爪松开钳体工件,实现钳体工件的释放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使用不同型号的左侧基准销、右侧基准销和左侧压爪、右侧压爪满足不同型号的钳体工件的快速夹紧,应用范围广泛。夹紧可靠,定位准确,动作快速,操作简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3为钳体工件立体图;
图4为钳体工件另一角度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未夹紧钳体工件时的正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夹紧钳体工件时的正视图;
图中:配油盘1、法兰安装盘2、连接杆3、油路盘4、中间盘5、基准盘6、前油缸7、前油缸压板8、前压爪9、前基准块10、左侧油缸11、左侧油缸压板12、左侧压爪13、左侧基准销14、右侧油缸15、右侧油缸压板16、右侧压爪17、右侧基准销18、铜帽19、螺栓20、基准孔a、基准孔b、钳体工件左侧孔c、钳体工件右侧孔d、钳体工件基准面e、钳体工件前端表面f、钳体工件左侧表面g、钳体工件右侧表面h。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刁金霞;胡海东;郑海镪;,未经刁金霞;胡海东;郑海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305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打刀限位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多工件夹持应用其数控车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