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脱硝功能的抽屉模块式余热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29891.3 | 申请日: | 2015-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943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崔向阳;李勋辉;高银民;石常庆;殷鸿;屈武第;敖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宁松热能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1/08 | 分类号: | F22B31/08;F23J15/02;F23J1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合伙) 31241 | 代理人: | 屠轶凡 |
地址: | 20140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功能 抽屉 模块 余热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炼油装置、化工设备或冶金设备上的一种具有脱硝功能的抽屉模块式余热锅炉。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锅炉不具有脱硝功能或仅具有初步脱硝功能单元,比如采用低氮燃烧器、炉内喷入脱硝助剂等方式。上述脱硝方式脱硝效率偏低,不能有效脱除烟气中所含的氮氧化物,造成大气污染,破坏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脱硝功能的抽屉模块式余热锅炉,其可以实现在锅炉中嵌入独立的脱硝模块,从而在对烟气余热回收的过程中,吸附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实现对烟气的脱硝,而且维修方便。
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脱硝功能的抽屉模块式余热锅炉,包括钢架,以及受热面模块组;
所述受热面模块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N个功能模块,且每个所述功能模块均通过位于其底部四个角上的支腿固定在所述钢架上,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功能模块之间通过烟道连接,所述的N个功能模块包括至少两个受热面模块,以及至少一个脱硝模块,其中最顶端的一个受热面模块的顶面连接烟气进口,最底端一个受热面模块的底面连接烟气出口,形成烟气通道;
所述受热面模块组的各个受热面模块通过工艺管道连接成至少一组汽水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受热面模块组分为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高温过热器、第一脱硝模块、第一低温过热器、第二低温过热器、第二脱硝模块、第三脱硝模块,第一省煤器、第二省煤器和第三省煤器。
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省煤器、所述第二省煤器和所述第三省煤器通过所述工艺管道连接成为低温汽水通道,所述高温过热器、所述第一低温过热器和所述第二低温过热器通过所述工艺管道连接成为高温汽水通道。
更进一步的,在所述烟气通道中,烟气是至下而上流动的,而在所述低温汽水通道和所述高温汽水通道中,与所述烟气进行热交换的水蒸汽和锅炉给水是自下而上流动的。
进一步的,所述钢架上还设有扶梯。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脱硝功能的抽屉模块式余热锅炉的技术方案,即设置钢架和受热面模块组;所述受热面模块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N个功能模块,且每个所述功能模块均通过位于其底部四个角上的支腿固定在所述钢架上,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功能模块之间通过烟道连接,所述的N个功能模块包括至少两个受热面模块,以及至少一个脱硝模块,其中最顶端的一个受热面模块的顶面连接烟气进口,最底端一个受热面模块的底面连接烟气出口,形成烟气通道;所述受热面模块组的各个受热面模块通过工艺管道连接成至少一组汽水通道。其技术效果是:其可以实现在余热锅炉中嵌入脱硝模块,从而在对烟气余热回收的过程中,实现对烟气中氮氧化物的吸附并脱硝,而且只要将受热面模块组中的任意一个功能模块横向抽出,即可进行该功能模块的维修或更换,因此维修方便简单。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脱硝功能的抽屉模块式余热锅炉的主视图。
图1b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脱硝功能的抽屉模块式余热锅炉的右视图。
图1c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脱硝功能的抽屉模块式余热锅炉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脱硝功能的抽屉模块式余热锅炉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脱硝功能的抽屉模块式余热锅炉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a、图1b、图1c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脱硝功能的抽屉模块式余热锅炉,包括钢架1,钢架1固定在一个水平基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脱硝功能的抽屉模块式余热锅炉上还设有受热面模块组3。受热面模块组3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若干个功能模块,每个功能模块均通过位于其底部四个角上的支腿与钢架1固定。并且任意两个相邻的功能模块之间是通过烟道4进行连接。所述功能模块分为受热面模块和脱硝模块,其中最顶端的一个受热面模块的顶面连接烟气进口41,最底端的一个受热面模块的底面连接烟气出口42。即脱硝模块不能位于受热面模块组的最顶部或最底部。
本实施例中受热面模块组3的功能模块,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高温过热器31、第一脱硝模块32、第一低温过热器33、第二低温过热器34、第二脱硝模块35、第三脱硝模块36,第一省煤器37、第二省煤器38和第三省煤器39。高温过热器31、第一脱硝模块32、第一低温过热器33、第二低温过热器34、第二脱硝模块35、第三脱硝模块36,第一省煤器37、第二省煤器38和第三省煤器39分别通过位于其底部的支腿,与钢架1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宁松热能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宁松热能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298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生物质颗粒燃烧锅炉
- 下一篇:一种反射式LED灯散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