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临床医学医疗活菌培养箱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29600.0 | 申请日: | 2015-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69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韩菊兰;宋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菊兰 |
主分类号: | C12M1/02 | 分类号: | C12M1/02;C12M1/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73450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床医学 医疗 培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临床医学医疗活菌培养箱。
背景技术
细菌培养是一种用人工方法使细菌生长繁殖的技术。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数量大,种类多,它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成为致病的原因。大多数细菌可用人工方法培养,即将其接种于培养基上,使其生长繁殖。培养出来的细菌用于研究、鉴定和应用。细菌培养是一个复杂的技术。培养时应根据细菌种类和目的等选择培养方法、培养基,制定培养条件(温度、pH值、时间,对氧的需求与否等)。一般操作步骤为先将标本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做分离培养。再进一步对所得单个菌落进行形态、生化及血清学反应鉴定。培养基常用牛肉汤、蛋白胨、氯化钠、葡萄糖、血液等和某些细菌所需的特殊物质配制成液体、半固体、固体等。一般细菌可在有氧条件下,37℃中放18~24小时生长。厌氧菌则需在无氧环境中放2~3天后生长。个别细菌如结核菌要培养1个月之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临床医学医疗活菌培养箱。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临床医学医疗活菌培养箱,其构造主要包括:无菌腔、培养室、制冷室、加湿器、进气调节阀、保温层、拉门、铜管、发热块、压缩机、散热块、散热扇、吸热块、万向轮、排气孔,所述的培养室顶部设有无菌腔,底部设有制冷室;无菌腔内设有加湿器;所述的无菌腔、培养室之间设有进气调节阀;所述的培养室被保温层所包裹,其一侧铰接有拉门;所述的培养室内一侧内底部设有发热块,其顶部固定有吸热块,所述的吸热块通过铜管与压缩机进行热交换;所述的压缩机另一端通过铜管连通于散热块进行散热。
上述的散热块上设有散热扇。
上述的制冷室底部设有万向轮。
上述的无菌腔一处设有排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营造一个具有温室功能的培养室,并在培养室内设置了高低温控制模块,使得培养室内的温湿度可控;产品结构设计简单,质量轻、体积小便于实验室搬运。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临床医学医疗活菌培养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无菌腔,2-培养室,3-制冷室,4-加湿器,5-进气调节阀,6-保温层,7-拉门,8-铜管,9-发热块,10-压缩机,11-散热块,12-散热扇,13-吸热块,14-万向轮,15-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种临床医学医疗活菌培养箱,其构造主要包括:无菌腔1、培养室2、制冷室3、加湿器4、进气调节阀5、保温层6、拉门7、铜管8、发热块9、压缩机10、散热块11、散热扇12、吸热块13、万向轮14、排气孔15,所述的培养室2顶部设有无菌腔1,底部设有制冷室3;无菌腔1内设有加湿器4;所述的无菌腔1、培养室2之间设有进气调节阀5;所述的培养室2被保温层6所包裹,其一侧铰接有拉门7;所述的培养室2内一侧内底部设有发热块9,其顶部固定有吸热块13,所述的吸热块13通过铜管8与压缩机10进行热交换;所述的压缩机10另一端通过铜管8连通于散热块11进行散热。
所述的散热块11上设有散热扇12。
所述的制冷室3底部设有万向轮14。
所述的无菌腔1一处设有排气孔15。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利用本设备对培养室2内的温度、湿度控制效果能力强为特征,科研者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任何一种温度、湿度的组合对活菌进行培养,在培养室2内可以放入预先设定好的光照强度,为其提供光线(针对培养需要光照的活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菊兰;,未经韩菊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296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