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陆两栖船用多功能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22987.7 | 申请日: | 2015-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5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荣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F3/00 | 分类号: | B60F3/00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陈强 |
地址: | 214406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陆 两栖 多功能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陆两栖船用多功能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水路两栖船这些小型船只,需要配备两台发动机,一台为船外挂机,主要提供船在水面上航行的动力,另一台为安装于船体上的内燃机,用于提供陆上行走的动力;这两台发动机的排气方式均采用后部水下排气方式,即将发动机排气管朝船身后方延伸出气;此种结构虽然结构简单,但是在安装过程中安装复杂,且为了美观和照顾船体外形布局,排气管往往需要嵌至在船身中或利用其它遮蔽物进行遮挡,从而影响了排气管的散热性能;更为严重的是,采用这样排气方式,发动机与排气管大致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状态,当进行倒船逆行时,水容易倒灌进入排气管,从而造成发动机熄火甚至损毁,因为亟需一种全新的排气装置来装配水路两栖船,使得其能够克服上述缺陷,应用于各类恶劣环境;同时,常规的两栖船扩展不便,无法根据实际需求随时加装各类设备,且船体上缺乏相应的储物空间以及随行人员的乘坐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扩展方便、结构简单、美观且安全性能高的水陆两栖船用多功能平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水陆两栖船用多功能平台,所述水陆两栖船用多功能平台包含有水陆两栖船的船体,所述船体上竖向向上设置有支柱,支柱的顶部横向设置有平台安装板,所述船体内放置有多个柜体,所述柜体的侧面设置有柜门,柜体顶部设置有座垫。
本实用新型一种水陆两栖船用多功能平台,所述船体的船壁上设置有多个排水孔,该排水孔位于船体甲板的上方,且排水孔的底部与船体的甲板齐平。
本实用新型一种水陆两栖船用多功能平台,所述船体内还安装有发动机,所述发动机的排气管与一竖向向上设置的排气延伸管相连通,且排气延伸管套装于套管内,该套管挂靠于上述支柱上,且套管的底部设置有一风机。
本实用新型一种水陆两栖船用多功能平台,所述风机的电源线上串接有一贴附于套管上的温控开关。
本实用新型一种水陆两栖船用多功能平台,所述发动机的排气管上或排气延伸管的顶部安装消音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平台安装板的设置可以方便对两栖船进行拓展;同时,通过柜体的设计即增加了船内的储物空间,又为随船人员提供了乘坐空间;并且通过排水孔的设计提高了船体的防水性能;另外,通过对发动机排气装置的改进,使得其与平台安装板有机结合在一起,即增加了外观的美观性,又提高了其实用性,一举多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陆两栖船用多功能平台的结构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陆两栖船用多功能平台的发动机排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发动机1、排气延伸管2、套管3、风机4;
船体101、支柱102、平台安装板103、柜体104、排水孔105。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水陆两栖船用多功能平台,所述水陆两栖船用多功能平台包含有水陆两栖船的船体101,所述船体101上竖向向上设置有支柱102,支柱102的顶部横向设置有平台安装板103,所述平台安装板103上可安装探照灯、扬声器、通讯设备等紧急救援设备,所述船体101内放置有多个柜体104,所述柜体104的侧面设置有柜门,柜体104顶部设置有座垫,从而使得柜体104即可以充当储物空间,又可以向随行人员提供乘坐空间;同时,所述船体101的船壁上设置有多个排水孔105,该排水孔105位于船体101甲板的上方,且排水孔105的底部与船体101的甲板齐平,用于将甲板上的水泄放至船体外,防止船内积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荣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阴荣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229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通道液压马达式主动稳定杆的控制系统
- 下一篇:汽车轮胎智能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