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眼科检查仪器的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15883.3 | 申请日: | 2015-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0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秦洪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洪珍 |
主分类号: | A61B19/02 | 分类号: | A61B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王淑玲 |
地址: | 26549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眼科 检查 仪器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眼科检查仪器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诊断的依据,检查设备为眼科医生制定诊疗方案提供了依据。然而,现在的各种眼科检查仪器通常包括眼底镜、裂隙灯显微镜、检影镜、验光箱、视力表箱、眼压计、眼用A超、眼底照相机等,上述的眼科检查仪器检查过程中通常是将患者的下巴放置到一托起下巴的底座上,然后实施检查,检查过程中,由于人体的结构难免人的头部会移动,而一般的检查仪器的精确度比较高,头部移动势必会影响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即不能充分发挥检查仪器的性能。
因此需要一种将人的头部牢固固定的眼科检查仪器的固定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人的头部牢固固定的眼科检查仪器的固定装置,通过包裹带将人的头部包裹在内、调节机构调节锁紧机构的锁紧位置、锁紧机构将所述包裹带锁紧,固定机构安装在包裹带上,连接机构将固定机构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又与眼科检查设备的固定支架固定,从而保证眼科检查时将人的头部牢固地固定,借以提高眼科检查的准确性并且使眼科检查仪器的性能得以充分发挥,为医生做出诊断提供准确的检测数据,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眼科检查仪器的固定装置,包括:
包裹带,所述包裹带将人的头部包裹在内,所述包裹带上安装有锁紧位置可调节的锁紧机构,通过所述锁紧机构将所述包裹带锁紧在人的头部;
固定机构,其安装在所述包裹带上;
支架,其固定在眼科检查仪器的固定支架上;以及
连接机构,通过其将所述固定机构固定在所述支架上,借以将包裹在所述包裹带内的人头固定在眼科检查仪器的固定支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沿所述包裹带的长度方向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包裹带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包括托起人的下巴的支托底座,所述支托底座位于所述支架的下部,所述支托底部的上表面具有中间凹陷的第一凹陷部。
进一步的,所述包裹带将人的头部包裹在内的一面安装有由软体材料制成的缓冲垫,所述缓冲垫沿所述包裹带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且所述缓冲垫的两侧延伸出所述包裹带的侧边,所述缓冲垫与人的头部接触的一侧具有中间凹陷的第二凹陷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
第一连接机构,其竖直设置,用以约束所述固定机构沿竖直方向的自由度;
第二连接机构,其在水平面内前后设置,用以约束所述固定机构在水平面内沿前后方向的自由度;以及,
第三连接机构,其在水平面内左右设置,用以约束所述固定机构在水平面内沿左右方向的自由度。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机构为卡扣,所述卡扣包括公头和母头,所述公头和所述母头配合,所述公头和所述母头中的至少一个具有锁紧位置调节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位置调节机构为固定在所述公头或所述母头尾端的至少两个相邻的调节杆,通过调节所述包裹带绕在所述调节杆上的长度调节所述锁紧机构的锁紧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包裹带将人的头部包裹在内的部分形成包裹圈,所述固定机构均布在所述包裹圈上,所述连接机构为可伸缩的连接杆,每一个所述固定机构上均连接有两个伸缩杆,连接在同一个所述固定机构上的两个所述连接杆均竖直设置,并且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固定机构连接端的相对端连接在所述支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包裹带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包裹带,所述第一包裹带在竖直方向上位于人的额头上。
进一步的,所述包裹带还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二包裹带,所述第一包裹带的包裹圈的左侧与所述第二包裹带的包裹圈的左侧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第一包裹带的包裹圈右侧和所述第二包裹带的包裹圈的右侧通过铰链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将人的头部牢固地固定,提高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通过包裹带将人的头部包裹在内、调节机构调节锁紧机构的锁紧位置、锁紧机构将所述包裹带锁紧,固定机构安装在包裹带上,连接机构将固定机构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又与眼科检查设备的固定支架固定,从而保证眼科检查时将人的头部牢固地固定,借以提高眼科检查的准确性并且使眼科检查仪器的性能得以充分发挥,为医生做出诊断提供准确的检测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洪珍;,未经秦洪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158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神经外科棉片收集器
- 下一篇:扁桃体电切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