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带导向机构和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12609.0 | 申请日: | 2015-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2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丁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2/00 | 分类号: | B60R22/00;B60R22/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文娟;黄健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仁和镇***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带 导向 机构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带导向机构和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保有量的日益增加,汽车交通事故也不断发生,在汽车碰撞过程中,由于司机向前移动过大,导致头胸与方向盘发生刚性接触,甚至在配备安全气囊的情况下,如果安全带在司机前移过大时没有起到很好的限制作用,依然会导致胸部与方向盘发生刚性接触,因此,亟需一种在碰撞过程中限制司机过量前移的安全带导向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带导向机构和汽车,从而可以在汽车正面碰撞过程中,随着司机受到惯性不断前移,当拉力增大到一定程度,导向环会将肩带卡住,增大了安全带与导向环直接的摩擦力,限制了安全带的抽出量,进而增大肩带力,限制继续向前移动的距离,防止向前移动过大导致头胸与方向盘发生刚性接触,从而起到保护司机头胸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安全带导向机构,包括:
一导向环,沿所述导向环垂直方向的两个内侧分别设有滑槽,在所述滑槽和沿所述导向环垂直方向的外侧之间设置有小球卡扣;
所述小球卡扣的一端通过弹性部件与所述外侧相连接,所述小球卡扣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小球和第二小球,在所述滑槽上由上而下设置有第一滑槽孔和第二滑槽孔,所述第一小球通过所述第一滑槽孔伸入所述滑槽内,所述第二小球通过所述第二滑槽孔伸入所述滑槽内;
一导向环上拉杆,所述导向环上拉杆的两端滑设在所述滑槽内,且设置于所述第一小球的上端;
一导向环下拉杆,所述导向环下拉杆的两端滑设在所述滑槽内,且设置于所述第二小球的上端;
安全带穿设于所述导向环上拉杆和所述导向环下拉杆之间。
如上所述的安全带导向机构,
所述导向环上拉杆和所述导向环下拉杆为磁性钢条。
如上所述的安全带导向机构,
所述导向环的侧面厚度为10mm-12mm。
如上所述的安全带导向机构,
所述导向环的材料为硬质塑料。
如上所述的安全带导向机构,
所述弹性部件为刚性弹簧。
如上所述的安全带导向机构,
导向环螺栓孔,所述导向环螺栓孔的一端与所述导向环的上端连接,所述导向环螺栓孔的另一端与车内B柱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安全带导向机构,
所述导向环螺栓孔为圆孔状。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包括:汽车本体,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安全带导向机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带导向机构和汽车,在汽车正面碰撞过程中,随着司机受到惯性不断前移,导致通过安全带导向环的拉力不断增大,当拉力增大到一定程度,导向环上的导向环下拉杆会挤压小球卡扣,从而将小球卡扣上的第二小球挤压到滑槽外,导致导向环下拉杆没有了第二小球的支撑,由于重力作用下滑到导向环的底端,同时小球卡扣通过弹性部件将小球卡扣上的第一小球也带离开滑槽到达滑槽外,导致导向环上拉杆没有了第一小球的支撑,由于重力作用,导向环上拉杆沿着滑槽向导向环底端下滑与导向环下拉杆碰触在一起,此时导向环上拉杆与下拉杆会将安全带夹紧,增大了安全带与导向环直接的摩擦力,限制了安全带的抽出量,增大肩带力,限制司机继续向前移动的距离,防止司机向前移动过大导致头胸与方向盘发生刚性接触,从而起到保护司机安全的作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安全带导向机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安全带导向机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全带导向机构工作原理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全带导向机构工作原理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安全带导向机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安全带导向机构侧视图,参见图1和图2,该安全带导向机构,具体包括:一导向环1,沿导向环1垂直方向的两个内侧分别设有滑槽2,在滑槽2和沿导向环1垂直方向的外侧之间设置有小球卡扣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126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设有导向钩的汽车用儿童座椅
- 下一篇:一种可定位逃生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