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密闭浸胶缠绕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07664.0 | 申请日: | 2015-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5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郝春功;苏睿;南无疆;王明哲;张雄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玻钢院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32 | 分类号: | B29C70/32;B29C70/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101 北京市延***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闭 缠绕 成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闭浸胶缠绕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湿法缠绕成型工艺浸胶采用敞开式浸胶方式,即在浸胶槽内倒入树脂材料,绕后将纤维及织物等增强材料通过浸胶槽,并以浸没的形式通过浸胶树脂材料达到浸渍的目的。这种缠绕工艺采用人工倒料,胶液与空气接触,劳动强度高,对人体有害(胶液中含有挥发分有害化工成分),胶液材料使用量大,浸润效果差,含胶量很难控制,在浸胶槽底部会长期留有一定的浸胶材料,造成浸胶材料凝胶,进而影响缠绕成型的连续性和原材料浪费。胶液与空气接触易受环境温度、湿度的影响,对产品质量会产生缺陷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闭浸胶缠绕成型装置,以克服目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密闭浸胶缠绕成型装置,包括供胶装置,所述供胶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混胶装置,所述混胶装置的出胶口上连接有密闭浸胶装置,所述密闭浸胶装置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纱装置和出纱缠绕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供胶装置包括两个贮胶罐以及清洗罐,所述贮胶罐以及所述清洗罐上均设置有连接胶管,所述贮胶罐底端位于所述连接胶管上设置有流量阀,所述流量阀的下端设置有树脂泵,所述贮胶罐以及所述清洗罐的底端位于所述连接胶管的出胶口上设置有混胶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混胶装置包括混胶腔,所述混胶腔的底端设置有螺旋混胶芯柱。
进一步的,所述密闭注胶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浸胶槽,所述浸胶槽上设置有玻璃钢上盖,所述浸胶槽底部设置有若干注胶口。
进一步的,所述进纱装置包括纱架,所述纱架的上方设置有增强纤维,所述纱架的一侧设置有穿纱板,所述穿纱板的出纱短连接有集束丝嘴。
进一步的,所述出纱缠绕装置包括缠绕模芯,所述缠绕模芯外连接有分纱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的进纱装置和出纱缠绕装置,进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对纱制品的缠绕成型效果,另外设置的密闭浸胶装置起到了保证产品质量以及减少环境污染的特点,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简单实用,工作效率高以及绿色环保等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密闭浸胶缠绕成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胶装置以及混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密闭浸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纱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纱缠绕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供胶装置;2、混胶装置;3、密闭浸胶装置;4、进纱装置;5、出纱缠绕装置;6、贮胶罐;7、清洗罐;8、连接胶管;9、流量阀;10、树脂泵;11、混胶腔;12、支架;13、浸胶槽;14、注胶口;15、纱架;16、增强纤维;17、穿纱板;18、集束丝嘴;19、缠绕模芯;20、分纱器;21、螺旋混胶芯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密闭浸胶缠绕成型装置,包括供胶装置1,所述供胶装置1的底部设置有混胶装置2,所述混胶装置2的出胶口上连接有密闭浸胶装置3,所述密闭浸胶装置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纱装置4和出纱缠绕装置5。
进一步的,参照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胶装置1包括两个贮胶罐6以及清洗罐7,所述贮胶罐6以及所述清洗罐7上均设置有连接胶管8,所述贮胶罐6底端位于所述连接胶管8上设置有流量阀9,所述流量阀9的下端设置有树脂泵10,所述贮胶罐6以及所述清洗罐7的底端位于所述连接胶管8的出胶口上设置有混胶装置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玻钢院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玻钢院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076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钢烟囱筒体的制造装置
- 下一篇:颗粒供料螺旋挤压三维打印喷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