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提手、单轮动平衡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04286.0 | 申请日: | 2015-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5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张珍源;张辉;王野;乔万阳;刘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恩博(常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1/00 | 分类号: | B62K11/00;B62J99/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提手 动平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提手、单轮动平衡车。
背景技术
现阶段,市面上出现了动平衡车,在该动平衡车中配置有平衡控制系统来实现车辆运行过程中的平衡控制。目前,市面上出现的动平衡车主要包括两轮平衡车和独轮平衡车。对于两轮平衡车来说,由于具有左右两个轮子,与地面有两个接触点,使得左右平衡容易控制,因此平衡控制主要是前后平衡控制。对于单轮平衡车来说,由于只有一个轮子,与地面只有一个接触点,因此,其平衡控制机制较为复杂。比如,在当前的单轮平衡车控制中,通过车体内集成的平衡控制系统和电机驱动系统来实现车体的前后平衡,使用者依靠轮子两侧的脚踏板和车辆外壳上的靠腿板来保持车辆的左右平衡。上述平衡控制系统包括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通过陀螺仪输出角速度数据和加速度数据进行PID运算来获得融合角度,融合角度再与角速度数据进行PID运算来获得车辆的输出加速度,根据车辆当前的运行速度以及输出加速度控制车辆。
对于上述两轮动平衡车来说,供操控的扭杆或者操纵杆除了可以理论上用用来控制车辆直行、转向等,其实际上也可以用来实现车辆的搬运,因此,搬运车辆对于两轮动平衡车来说较为便捷。但是,对于单轮动平衡车来说,基于结构紧凑的考虑,其操控完全完全依赖于驾驶者站立在脚踏板上,通过腿部动作来控制车辆的转向、直行,并不存在可手控的扭杆或者操纵杆,也就无法利用其现成的结构来进行车辆的搬运,因此,单轮动平衡车的搬运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单轮平衡车的搬运问题,出现了给独轮车增加可伸缩拉杆或者提手的方案。
如中国专利申请CN201310315212、CN201410014863公开了类似的解决方案,利用设在独轮车前端可伸缩或者折叠减小尺寸的手把;或者如中国专利申 请CN201410327742公开了另外一种解决方案,其在轮罩或者靠腿板的上方设置一个椭圆形的提手,通过上述可收缩或者折叠的手把或者提手来搬运车辆。
但是,现有技术的上述解决方案是在车辆的原有结构上直接增加或者堆叠了手把或提手方案,并没有基于单轮平衡车结构紧凑的前提下,增加手把或者提手。因此,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导致车辆的结构较为复杂,车子结构的紧凑度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提手、单轮动平衡车。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提手,其设置在车辆的轮架上,并夹设在两个轮罩中间,包括:连接轴、手把,所述手把通过所述连接轴可转动地与所述轮架配接,所述手把在搬运车辆时处于打开可被驾驶者握持的状态,所述手把在非搬运状态时呈隐藏于轮架并埋设在两个轮罩中间。
优选地,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提手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所述轮架上,所述手把通过所述连接轴可转动地与所述固定座连接,以与所述轮架配接。
优选地,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手把包括骨架和包胶,所述骨架通过所述连接轴可转动地与所述轮架配接,所述包胶包覆在所述骨架外围。
优选地,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轴上还设置有传动机构,通过控制所述传动机构带动连接轴转动,使所述连接轴可转动地与所述轮架配接。
优选地,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轴上设置有扭簧,通过控制所述扭簧旋转带动连接轴转动,使所述连接轴可转动地与所述轮架配接。
优选地,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在手把上还设置有按钮、弹簧以及卡钩的组合,所述按钮接收操作使弹簧发生形变,使所述卡钩卡合或者脱离所述轮架。
优选地,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轴上设置有齿轮,所述固定座中设置有可与所述齿轮啮合的电机,通过电机控制齿轮旋转,使所述连接轴自动可转动地与所述轮架配接。
优选地,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轴为一阻尼轴,所述阻尼轴上 设置有相互配合实现阻尼效果的转子和定子,通过所述转子和定子的动作配合,使所述连接轴自动可转动地与所述轮架配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单轮动平衡车,其至少包括轮架、轮罩,以及权上述任一所述的提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所述手把通过所述连接轴可转动地与所述轮架配接,所述手把在搬运车辆时处于打开可被驾驶者握持的状态,所述手把在非搬运状态时呈隐藏于轮架并埋设在两个轮罩中间,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在车辆的原有结构上直接增加或者堆叠了手把或提手导致车辆的结构较为复杂以及车子结构的紧凑度较低的缺陷。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恩博(常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纳恩博(常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042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