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具有双组分纤维的缝编无纺布基材的胶粘带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1035958.5 申请日: 2015-12-22
公开(公告)号: CN105713530B 公开(公告)日: 2019-09-27
发明(设计)人: 君拉伊·维蒂希;克里斯托夫·洛德;吉多·福韦尔克 申请(专利权)人: 科络普拉斯特弗里茨米勒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9J7/21 分类号: C09J7/21;D04H1/4382;D04H1/435
代理公司: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代理人: 朱梅;严彩霞
地址: 德国乌*** 国省代码: 德国;DE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于 具有 组分 纤维 无纺布 基材 胶粘带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胶粘带(1),所述胶粘带具有包括缝编无纺布(2)的基材(6)和至少单面涂覆在所述基材(6)上的胶粘层(7)。所述缝编无纺布(2)包含完全由聚酯(PES)构成的并且利用至少一根缝线(5)缝合的纤维(3)。所述缝编无纺布(2)除了包含由聚酯(PES)构成的纤维(3)之外还含有双组分纤维(4)。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粘带,具有包括缝编无纺布的基材和至少单面涂覆在基材上的胶粘层,所述缝编无纺布包含完全由聚酯(PES)、尤其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构成的纤维,并且利用至少一根缝线将缝合。

背景技术

所谓缝编无纺布指的是由多个利用至少一根缝线相互缝合的纤维层所构成的纺织纤维结构。

例如EP 0 668 336 B2就公开了一种具有由缝编无纺布构成的基材的胶粘带,此外还公开了以产品名称“Coroplast 8550X”销售的开头所述类型的胶粘带。已知的胶粘带类型适用于包扎汽车中的线束,以避免产生例如啪嗒声响。例如电缆与车身或者其它部件接触(Inkontakttreten)就会引起啪嗒声响。所述类型的胶粘带的使用特性必须遵守统一的标准,尤其是标准LV 312(10/2009)。该标准针对汽车工业的应用、尤其是用于捆扎和包扎导线和线束而就胶粘带的特性而言对其进行了分类。汽车制造商AUDI AG、BMW AG、Daimler AG、Porsche AG和Volkswagen AG的代表制定了上述标准。如果以下提及标准LV312,则所指的始终是申请时刻有效的版本10/2009。

例如胶粘带背面上的粘合力、解卷力以及手撕性能均属于胶粘带的使用特性。其它使用特性是在特定材料上的粘着力、厚度、断裂伸长率、断裂力、撕裂强度、耐磨强度和耐温性。

视汽车工业中的应用领域而定,必须使用在125℃以上温度下具有耐温性的胶粘带。由于缺乏耐温性,迄今为止还不能在125℃以上温度下使用基于PES无纺布的胶粘带。由于使用温度被限制为125℃,因此优选在汽车内部使用此类无纺布胶粘带。这些在汽车内部使用的无纺布胶粘带因其很高的吸收作用而只有不利的中等的耐化学品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改善开头所述迄今为止已知类型胶粘带的使用特性,尤其要提供一种在125℃以上温度下具有耐温性的开头所述类型的胶粘带,其中优选地,也改善其耐化学品性。

采用本发明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所述的特征,即可解决这一任务。因此,除了由聚酯(PES)构成的纤维之外,根据本发明的缝编无纺布也包含双组分纤维。

双组分纤维是用两种具有不同物理和/或化学特性的聚合物制成的化学纤维。

双组分纤维的特征在于其卷曲特性,这通过两种组分的不同收缩能力而实现。

可以采用不同的纤维结构,例如一纤维的具有两种并列聚合物的双组分纤维(并列型(英语:side-by-side)),或者具有芯层聚合物和将芯层聚合物包围的皮层聚合物的双组分纤维(英语:centric-cover-core)。此外可想而知,也可采用与复丝构造一样的双组分纤维,就是说纤维由被皮层聚合物包围的芯层聚合物构成,其中,所述芯层聚合物的末端在纤维横断面中相对于皮层聚合物例如径向对称延伸。可想而知,也可采用具有设置包皮的不同聚合物的空心纤维。双组分纤维也可以由一种聚合物纤维构成,第二种聚合物的部分纤维在其中不均匀排列(基质-原纤型(英语:matrix-fibril))。

可以使用基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和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的具有不同熔点的聚酯作为双组分纤维的材料。也可以考虑将基于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氨酯(PUR)、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和聚丙烯腈(PAN)的材料用于这些纤维。

在本发明的一种有益实施方式中,胶粘带具有耐温性,在125~175℃范围内的温度下可持续存放240~3000小时,根据标准LV 31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络普拉斯特弗里茨米勒有限公司,未经科络普拉斯特弗里茨米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359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