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合作式多点传输方法、控制节点以及无线通信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511019362.6 | 申请日: | 2015-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1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 发明(设计)人: | 苏炫荣;廖伟舜;林郁晟;廖建铭;张献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4B7/02 | 分类号: | H04B7/02;H04B7/06;H04L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王珊珊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合作 多点 传输 方法 控制 节点 以及 无线通信 装置 | ||
1.一种合作式多点传输方法,适于让移动载具上的至少一接入点与多个基站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依据该移动载具的第一位置查询数据库,以获取对应至该第一位置的第一合作式多点集合,其中该第一合作式多点集合为这些基站中的多个第一协作基站的集合;以及
查询该数据库以获取每一这些第一协作基站所对应使用的第一波束形成权重矩阵,
其中每一这些第一协作基站利用所对应的该第一波束形成权重矩阵与该移动载具上的该至少一接入点进行合作式多点传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作式多点传输方法,其中该移动载具行驶在路线上,该数据库记录有该路线上的多个预设位置,以及分别对应至这些预设位置的多个预设合作式多点集合,
其中该第一位置落入这些预设位置其中之一的范围,且该第一合作式多点集合为这些预设合作式多点集合其中之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作式多点传输方法,还包括:
基于这些基站的服务范围以及包括这些预设位置的该路线,建立记录有这些预设位置与这些预设合作式多点集合的该数据库。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作式多点传输方法,其中该第一位置位于每一这些第一协作基站的服务范围内。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作式多点传输方法,其中该数据库包括分别对应至这些基站的多个分散式数据库,对应至这些第一协作基站其中之一的这些分散式数据库其中之一记录有这些第一协作基站其中的该一于该第一位置所使用的该第一波束形成权重矩阵。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作式多点传输方法,还包括:
当该移动载具从该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依据该第二位置查询该数据库,以获取对应至该第二位置的第二合作式多点集合,其中该第二合作式多点集合为这些基站中的多个第二协作基站的集合,该第一合作式多点集合相异于该第二合作式多点集合,且这些第二协作基站的部分相同于这些第一协作基站的部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合作式多点传输方法,还包括:
依据该数据库所记录的该第二合作式多点集合的多个基站识别码,指示这些第二协作基站与该移动载具上的该至少一接入点进行该合作式多点传输,使这些第二协作基站在不执行换手决策的状态下决定是否服务该移动载具上的该至少一接入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作式多点传输方法,还包括:
当该移动载具从该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保留这些第一协作基站的部分并新增这些基站其中的至少一新增基站至该第一合作式多点集合,以更新该第一合作式多点集合而获取第二合作式多点集合,其中该第二合作式多点集合为这些基站中的多个第二协作基站的集合,且这些第二协作基站包括该至少一新增基站以及这些第一协作基站的该部分。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合作式多点传输方法,还包括:
依据该第二合作式多点集合的多个基站识别码,指示这些第二协作基站与该移动载具上的该至少一接入点进行该合作式多点传输,使这些第二协作基站在不执行换手决策的状态下决定是否服务该移动载具上的该至少一接入点。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作式多点传输方法,还包括:
获取关联于该第一位置的反馈信息;以及
利用该反馈信息更新这些第一协作基站其中之一所使用的该第一波束形成权重矩阵,以利用更新后的该第一波束形成权重矩阵与该至少一接入点进行该合作式多点传输。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合作式多点传输方法,其中利用该反馈信息更新这些第一协作基站其中的该一所使用的该第一波束形成权重矩阵的步骤还包括:
依据该反馈信息估测出这些第一协作基站其中的该一的测量波束形成权重矩阵,并利用该测量波束形成权重矩阵更新这些第一协作基站其中之一所使用的该第一波束形成权重矩阵。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合作式多点传输方法,其中利用该测量波束形成权重矩阵更新这些第一协作基站其中的该一所使用的该第一波束形成权重矩阵的步骤还包括:
对该测量波束形成权重矩阵与这些第一协作基站其中的该一所使用的该 第一波束形成权重矩阵执行内插法运算,以获取更新后的该第一波束形成权重矩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1936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极耳贴胶装置
- 下一篇:动力锂电池电芯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