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增强聚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11984.4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4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杨卫平;谢文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亨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K13/06;C08K9/12;C08K9/10;C08K3/26;C08K3/22;C08K3/34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施建勇 |
地址: |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增强 聚乙烯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材料及其成型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纳米增强聚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乙烯是一种热塑材料,具有优异的耐化学性能以及电绝缘性能,已经广泛用于制备输送或盛放化学品的管道以及电线电缆绝缘层等。
纳米材料的出现和发展为聚乙烯的改性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有实验表明,纳米材料的加入,能对聚乙烯材料增强增韧。但是,未经处理的纳米材料容易团聚成较大的颗粒,在聚乙烯材料中的分散效果并不好,界面粘结强度低,不能有效提高聚乙烯材料的性能。偶联剂的加入,虽然具有一定程度的增强体系的效果,但仍不能有效解决纳米材料的聚集问题。
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纳米增强聚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地实现纳米增强粒子在聚乙烯材料中的良好分散,增强界面粘结强度,使复合体系取得较好的增强增韧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提到的缺陷和不足,而提供。
本发明实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纳米增强聚乙烯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10~90份的聚乙烯、10~50份的纳米CaCO3、5~40份的高氯化聚乙烯HCPE、0.1~1.0份的偶联剂、0.5~5份的稳定剂。
所述聚乙烯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熔融指数为0.01~0.5g/10min;所述高氯化聚乙烯HCPE的氯含量为25~70%。
所述偶联剂为铝酞复合偶联剂;所述纳米CaCO3的比表面积为20m2/g。粒径为50~70nm;所述稳定剂为氧化镁。
一种纳米增强聚乙烯材料,包括5重量份的高岭土,所述高岭土的粒度为1.0u。
一种纳米增强聚乙烯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纳米CaCO3、高氯化聚乙烯HCPE、偶联剂和稳定剂进行的混合,制得混合料;
步骤二:将混合料和聚乙烯放入高速混合机中进行混合,然后投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制得纳米增强聚乙烯材料。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步骤一中,先将高氯化聚乙烯HCPE、偶联剂和稳定剂放入高速混合机中进行混合,低速搅拌2~4分钟,在搅拌的过程中将纳米CaCO3加入高速混合机中,之后高速搅拌5~10分钟,搅拌温度在80~105°,制得混合料。
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步骤一中,将高氯化聚乙烯HCPE、偶联剂和稳定剂溶于异丙醇,然后再与纳米CaCO3混合,并用超声波分散3h,超声波速度为1500m/s,频率为15KHz~10MHz,波长为0.01~10.00cm,干燥挥发异丙醇后制得混合料。
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步骤一中,将纳米CaCO3、高氯化聚乙烯HCPE、偶联剂和稳定剂按比例加入振动球磨机进行振磨处理,振磨介质为粒径8~14mm的不锈钢球,振磨处理4小时,制得混合料。
所述步骤二中,将混合料和聚乙烯放入高速混合机中,并加入5重量份的高岭土,所述高岭土的粒度为1.0u,进行混合,然后投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制得纳米增强聚乙烯材料。
所述步骤二中,将混合料和聚乙烯放入高速混合机之前,先将混合料和聚乙烯分别在烘干机中进行烘干处理,使水分含量小于1%。
本发明通过高氯化聚乙烯HCPE为包覆载体,将高表面能的纳米CaCO3有效在聚乙烯基体中,减少CaCO3团聚,提高复合材料抗冲击和弯曲弹性模量,达到增强增韧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纳米增强聚乙烯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10份的聚乙烯、
10份的纳米CaCO3、
5份的高氯化聚乙烯HCPE、
0.1份的偶联剂、
0.5份的稳定剂。
所述聚乙烯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熔融指数为0.01~0.5g/10min;所述高氯化聚乙烯HCPE的氯含量为25~70%。
所述偶联剂为铝酞复合偶联剂;所述纳米CaCO3的比表面积为20m2/g。粒径为50~70nm;所述稳定剂为氧化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亨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永亨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119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