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段脱模注塑模具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10936.3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3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宁和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力精密塑胶(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陆明耀;姚姣阳 |
地址: | 21512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段 脱模 注塑 模具 及其 加工 方法 | ||
1.一种分段脱模注塑模具,包括前模及后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合设置的后模板(3)、垫板(4)、顶针板(5)及后模座(6),所述垫板(4)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注塑加工件成型的型芯(10),所述顶针板(5)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注塑加工件顶出的顶针(11),所述顶针(11)可活动地贯穿设置于所述型芯(10)内;所述前模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模具二次脱模的拉杆(12),所述后模内开设置有与所述拉杆(12)相匹配的拉杆槽(14),所述拉杆(12)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拉杆槽(14)内,所述拉杆(12)与拉杆槽(14)配合完成模具的二次脱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脱模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合设置的前模座(1)及前模板(2),所述前模板(2)内固定设置有前模镶块(7),所述后模板(3)内固定设置有后模镶块(8),所述前模镶块(7)、后模镶块(8)以及型芯(10)共同配合完成注塑加工件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脱模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芯(10)的底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垫板(4)上,所述型芯(10)穿设于所述后模板(3)内,所述型芯(10)顶端的形状与注塑加工件内廓面形状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脱模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11)的底端固定设置于所述顶针板(5)上,所述型芯(10)内部中心位置开设有顶针孔,所述顶针(11)可活动地贯穿设置于所述顶针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段脱模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12)的顶端借助固定螺栓(13)与所述前模板(2)固定连接,所述拉杆(12)的底端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拉杆槽(14)内;
所述拉杆槽(14)的顶端延伸至所述后模板(3),所述拉杆槽(14)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后模座(6),所述拉杆槽(14)由上至下依次贯穿所述后模板(3)及垫板(4);
所述拉杆(12)与拉杆槽(14)配合实现所述后模板(8)与垫板(4)的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脱模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板(5)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后模座(6)上,所述顶针板(5)与垫板(4)之间连接有用于所述顶针板(5)复位的弹簧杆(9),所述顶针板(5)底端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顶针(11)运动的顶出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脱模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板(3)及垫板(4)的外侧壁上均固定设置有磁性开闭器(16),所述后模板(3)及垫板(4)借助所述磁性开闭器(16)完成闭合。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段脱模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4)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模具合模导向的导向柱(17),所述前模板(2)及后模板(3)上均贯穿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柱(17)相匹配的导向孔;
所述导向柱(17)的底端与所述垫板(4)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柱(17)顶端的周向边缘设置有弧形倒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脱模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内还设置有用于限制模具二次脱模时行程的限位螺栓(15),所述后模板(3)上开设有与所述限位螺栓(15)相匹配的限位螺栓孔;
所述限位螺栓(15)的底端与所述垫板(4)固定连接,所述限位螺栓(15)的顶端与所述限位螺栓孔配合完成对所述后模板(3)二次脱模时行程的限制。
10.分段脱模注塑模具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合模注塑步骤:根据待注塑加工件的规格选用相应的前模镶块(7)、后模镶块(8)以及型芯(10),各部件的安装完成后,前模及后模随即闭合并完成加工件的注塑;
S2、初次脱模步骤:注塑加工件适当冷却后,前模开启,前模板(2)与注塑加工件上表面分离;
S3、二次脱模步骤:所述前模板(2)带动拉杆(12)一同运动,运动至一定距离时,所述拉杆(12)底端到达拉杆槽(14)顶端并随即拉动后模板(3),当所述拉杆(12)施加给所述后模板(3)的拉力大于磁性开闭器(16)的磁力时,所述后模板(3)与垫板(4)分离,所述后模板(3)带动注塑加工件与所述型芯(10)分离,随后所述后模板(3)到达行程止点;
S4、顶出复位步骤:注塑加工件脱模完成后,顶针板(5)在顶出装置的作用下向前模方向运动,随即带动顶针(11)运动并完成注塑加工件的顶出下料,下料完成后,顶出装置停止工作,在弹簧杆(9)的作用下,所述顶针板(5)复位,并带动所述顶针(11)一同复位,所述前模及后模再次闭合,所述后模板(3)及垫板(4)借助所述磁性开闭器(16)完成闭合,所有部件复位后,进行下一次合模注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力精密塑胶(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未经优力精密塑胶(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1093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蓝光光固化3D打印笔
- 下一篇:前后模斜顶脱模模具及其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