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环反馈恒流源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08766.5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43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吴戈;高博;汝玉星;单江东;田小建;刘大恺;张大朋;安明;梁雪;李尚;马春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F1/573 | 分类号: | G05F1/573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2201 | 代理人: | 王恩远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馈 恒流源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技术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稳定度双环反馈恒流源电路。
背景技术
恒流源在LED驱动、激光器驱动、传感器驱动、各种辉光放电光源驱动等很多领域内都有重要的应用。在某些特定应用领域内,恒流源输出电流的稳定度至关重要,如在激光器驱动应用中,微小的电流变化将导致输出光功率和激射波长的极大变化,这些变化直接危及器件的安全使用。常用的提高电流稳定度的措施包括:1、利用磁饱和电抗器的非线性磁化原理提高稳定性;2、在负载回路中串联大电阻(相对于负载电阻);3、通过负反馈网络实现电流自动稳定。在这几种方案中,第一种方案受器件本身的影响较大,对稳定度的提高有限;第二种方案由于在负载回路中串联了大电阻,可有效地减小负载电阻的变化对输出电流的影响,但由于负载回路中大电阻的存在,使得在电源电压一定的情况下输出很小的电流,一般只能在毫安级,而且大部分电压都降在了大电阻上,也使得效率极低;第三种方案由于负反馈网络本身具有的自动调整功能,可以使输出电流自动稳定,而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因此是目前提高电流稳定度的最有效的方法,但目前已公开的技术中,一般都是采取单一的线性反馈网络,这种方案的缺点在于:首先,一旦反馈网络出现故障,系统将处于开环工作状态,输出电流将急剧增大,很容易损坏负载和电路本身;其次,使用场合受到限制,只能应用在负载对电流是线性响应的场合,在某些特定场合下,如负载对电流的响应存在延迟或超前的情况,这种基于单一线性反馈网络的恒流源的恒流效果会大打折扣。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基于双环反馈PID控制的高稳定度恒流源电路。
本发明的具体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环反馈恒流源电路,结构有限流设置模块2、电流设置模块3、电流输出模块7和第一反馈模块8;其特征在于,结构还有参考电压模块1、减法器模块4、PID控制模块5、加法器模块6和第二反馈模块9;限流设置模块2的输出与电流设置模块3的输入相连,电流设置模块3的输出接减法器模块4的控制输入,第二反馈模块9的输出接减法器模块4的反馈输入,减法器模块4的输出接PID控制模块5的输入,PID控制模块5的输出接加法器模块6的输入,参考电压模块1的输出分别接减法器模块4、PID控制模块5和加法器模块6的参考电压输入,加法器模块6的输出接电流输出模块7的控制输入,第一反馈模块8的输出接电流输出模块7的反馈输入,电流输出模块7的输出接第一反馈模块8和第二反馈模块9的输入;
所述的参考电压模块1的结构为:电阻R1的一端接电源VCC,另一端接运放U5A的同相输入端和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运放U5A的反相输入端接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接运放U5A的输出端,运放U5A的正电源端接电源VCC,负电源端接地,运放U5A的输出端作为参考电压模块1的输出端,记为端口Vref;
所述的限流设置模块2的结构为:电阻R4的一端接电源VCC,另一端接滑动变阻器W1的一端和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滑动变阻器W1的另一端和稳压二极管D1的正极接地,滑动变阻器W1的滑动端接运放U1A的同相输入端,运放U1A的反相输入端接运放U1A的输出端,运放U1A的正电源端接电源VCC,负电源端接地,运放U1A的输出端作为限流设置模块2的输出端,记为端口Ilim;
所述的电流设置模块3的结构为:滑动变阻器W2的一端接限流设置模块2的端口Ilim,另一端接地,滑动变阻器W2的滑动端接电阻R5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接运放U1B的同相输入端,运放U1B的反相输入端接电阻R6和电阻R7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7的另一端接运放U1B的输出端,运放U1B的输出端作为电流设置模块3的输出端,记为端口Iset;
所述的减法器模块4的结构为:电阻R9的一端接电流设置模块3的端口Iset,另一端接运放U2A的同相输入端和电阻R8的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接参考电压模块1的端口Vref,电阻R10的一端接第二反馈模块9的端口Vfd2,另一端接运放U2A反相输入端和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11的另一端接运放U2A的输出端,运放U2A的正电源端接电源VCC,负电源端接地,运放U2A的输出端作为减法器模块4的输出端,记为端口Vdiff;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87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