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陶瓷容器用立体赤栗磨砂艺术釉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07190.0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5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葛宜翔;何畏;孙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宜翔陶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8/00 | 分类号: | C03C8/00;C03C8/02;C04B41/86 |
代理公司: | 无锡大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8 | 代理人: | 杨青 |
地址: | 214221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 容器 立体 磨砂 艺术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陶瓷制备方法,具体涉及陶瓷容器用立体赤栗磨砂艺术釉制备方法,釉料由以下原料按照重量份数组成:苏州土8‑11份,长石52‑56份,方解石5‑8份,白云石4‑6份,硼熔块9‑12份,锂辉石3‑5份,碳化硅2‑3份,氧化铁7‑9份,碳酸锰2‑5份;陶瓷容器坯体进行素烧,素烧温度为1030℃,采用浸釉的方法施上釉料,待干后釉烧;釉烧采用辊道窑氧化焰烧成。本发明提供的陶瓷容器用立体赤栗磨砂艺术釉制备方法,使用釉料搭配组合出发色机理,并控制好釉料在高温熔融时既具有较高粘度,烧成后釉面产生立体磨砂的微粒艺术效果,达到了古朴典雅,淳厚凝重的立体艺术质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陶瓷制备方法,具体涉及陶瓷容器用立体赤栗磨砂艺术釉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酒类市场的升温,融陶文化与酒文化相契合的精致陶艺容器高端名酒企业大量采用。一件精美釉陶瓷容器对于外观质量要求非常高,传统的陶瓷制品釉料色泽单一,光泽度差,呈色单调,并且容易产生釉面缺陷,如针孔,缩釉,釉泡等缺陷,产品难以提档升级,不能满足多层次,多领域消费群体对陶瓷容器的文化需求。釉面有瑕疵的制品为不合格品,既浪费了资源,又降低了企业效益,不符合低碳环保生产的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陶瓷容器用立体赤栗磨砂艺术釉制备方法,在1205℃左右烧制出的釉面效果具有的独特艺术特色,釉面装饰效果具有立体磨砂、古朴典雅,淳厚凝重。
具体技术方案为:
陶瓷容器用立体赤栗磨砂艺术釉制备方法,釉料由以下原料按照重量份数组成:苏州土8-11份,长石52-56份,方解石5-8份,白云石4-6份,硼熔块9-12份,锂辉石3-5份,碳化硅2-3份,氧化铁7-9份,碳酸锰2-5份;
对上述配料按料﹕球﹕水为1﹕1.28-1.33﹕1.26-1.29,优选1﹕1.31﹕1.27的配比,球磨时间为42~46小时,球磨后过120目过筛即得立体赤栗磨砂艺术釉的釉料;
陶瓷容器坯体进行素烧,素烧温度为1030℃,采用浸釉的方法施上釉料,待干后釉烧;釉烧采用辊道窑氧化焰烧成;
烧成周期为4.5~5小时,烧成曲线为:
窑内温度在1~1.5小时内,由窑温匀速升至830℃;
在1~1.5小时内,匀速升至1205℃;
高火保温5~8分钟;
在20~30分钟内降至1015℃;
在20分钟内快速降至820℃;
在0.5~1小时内慢速降至580℃;
自然冷却至室温,烧成出窑,检验合格后为合格产品。
本发明提供的陶瓷容器用立体赤栗磨砂艺术釉制备方法,使用碳化硅、氧化铁、碳酸锰、苏州土、长石搭配组合出发色机理,并控制好釉料在高温熔融时既具有较高粘度,另外烧成时能通过控制升温速率和保温时间使得釉料在高温阶段能快速熔融烧结,既能让釉料中产生的大量气体迅速排出,又能使釉料不延展流平,烧成后釉面产生立体磨砂的微粒艺术效果,达到了古朴典雅,淳厚凝重的立体艺术质感。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陶瓷容器用立体赤栗磨砂艺术釉制备方法,釉料由以下原料按照重量份数组成:苏州土11份,长石54份,方解石7份,白云石4份,硼熔块12份,锂辉石3份,碳化硅2份,氧化铁8份,碳酸锰4份;
对上述配料按料﹕球﹕水为1﹕1.31﹕1.27的配比,球磨时间为45小时,球磨后过120目过筛即得立体赤栗磨砂艺术釉的釉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宜翔陶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宜翔陶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71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