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短寿命量子点荧光LED提高可见光通信带宽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96845.5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90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王鹤林;阮程;于伟泳;张铁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33/50 | 分类号: | H01L33/50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朱世林;王寿珍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寿命 量子 荧光 led 提高 可见 光通信 带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见光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使用短寿命量子点荧光LED提高可见光通信带宽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LED设备广泛使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室内可见光无线通信技术是随着白光LED照明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可见光通信技术(VisibleLightCommunicationVLC)。与传统照明光源相比,白光LED具有功耗低、使用寿命长、尺寸小、绿色环保、调制性能好、响应灵敏度高等优点。因此白光LED从照明领域扩展到了通信领域,能够同时实现照明和通信双重功能,产生了无线通信技术,即可见光通信技术。目前,可见光通信大多处于实验阶段,虽然整体系统已有实现,但与可见光通信的实用还有一定距离,系统的各项性能有待于进一步的优化。其中,如何制备高带宽(例如,>10MHz)的白光LED,受到人们的关注。
带宽是可见光通信中的关键参数,它决定了诸如系统容量、通信速率、误码率等系统性能。由于制备成本、发光效率等因素的限制,白光LED主要是采用蓝光LED芯片(紫外LED芯片)激发红、黄、绿荧光粉发出白光,发光效率可以超过100lm/W。目前,制备白光LED的荧光粉主要采用YAG:Ce稀土荧光粉。对于这种白光LED,其带宽的限制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荧光粉的荧光寿命;二是蓝光芯片的调制带宽。受荧光辐射机制的限制,YAG:Ce稀土荧光粉的荧光寿命较长,导致这种白光LED的调制带宽受到制约,远低于蓝光LED芯片自身的调制带宽。相比而言,胶体量子点荧光粉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包括:通过尺寸调谐可以获得任意可见光波长的准单色光,使匹配的白光具有高的显色指数和色坐标连续可调;胶体量子点的荧光量子产额可以超过80%,由此产生高转换效率的白光LED;胶体量子点的荧光寿命可以达到纳秒量级,极限调制带宽可以达到100MHz。
基于上述背景,采用荧光寿命短、发光效率高的荧光材料,研制工艺简单、制备成本低、带宽高的可见光通信LED器件,有助于推动可见光通信的商业应用价值。经查找,采用短寿命的量子点荧光粉材料作为荧光层,通过结构设计获得白光LED,并以此提高带宽的方法,这个方面的研究工作未见公开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可见光通信LED器件中存在的材料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短寿命量子点荧光LED提高可见光通信带宽的方法,通过采用蓝光(或紫外)激发芯片,激发短寿命量子点荧光粉荧光层,获得白光LED,制备高带宽的可见光通信LED器件。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结合附图1说明如下:
一种短寿命量子点荧光LED提高可见光通信带宽的方法,首先选取荧光寿命短的量子点荧光粉;采用蓝光芯片激发两种颜色发光量子点或紫外芯片激发的三种颜色发光量子点结构,所述两种颜色发光量子点包括红光量子点和绿光量子点;所述三种颜色发光量子点包括红光量子点、绿光量子点和蓝光量子点;利用蓝、红、绿三原色匹配形成白光,提高可见光通信LED的带宽;
二是设计短寿命量子点荧光LED器件的结构,包括:驱动电路1、散热衬底2,取光透镜3、电极4、金线5、环氧树脂胶/硅胶6、量子点混合荧光粉层7和LED芯片8,所述LED芯片8为蓝光或紫外光;
所述可见光通信量子点荧光LED器件的制作方法如下:
步骤一、选择激发LED芯片8,进行超声净洗、紫外线处理;
步骤二、制备特定种类及尺寸的量子点溶液,当选取蓝光LED芯片时,制备红光量子点、绿光量子点溶液,所选取具有蓝光光致激发特性;当选取紫外光芯片时,制备蓝光量子点、红光量子点、绿光量子点溶液,所选取具有紫外光致激发特性;
步骤三、将上述量子点溶液制备出相应的量子点荧光粉;
步骤四、所制备的量子点荧光粉通过特定溶剂进行混合,所述特定溶剂根据实际选择的量子点种类决定,如氯仿、聚乙烯吡咯烷酮等,混合后的溶液进行超声振动20分钟,然后抽真空1小时,形成量子点混合溶液;混合溶液的配比由实际需要所决定;
步骤五、将上述制备的混合溶液滴涂在LED芯片8上,然后在60℃~80℃下固化3小时,形成量子点混合荧光层7最后将制备好的芯片固定在散热衬底2上;
步骤六、将两个电极4固定在散热衬底2上,其分别处于LED芯片8两端,并将两个电极通过金线5与LED芯片8相连接;
步骤七、填充环氧树脂胶/硅胶6,使电极4、金线5、LED芯片8覆盖在散热衬底2上,并在环氧树脂胶/硅胶6外层放置取光透镜3;
步骤八、将上述制备的LED外接驱动电路1,完成量子点荧光粉可见光通信LED器件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68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