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饰防火吸音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74721.7 | 申请日: | 2015-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42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赵成颐;严诚幸;潘海波;羊东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九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3/075 | 分类号: | E04F13/075;B32B3/12;B32B3/30;B32B13/14;B32B37/02;B32B1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9 | 代理人: | 周庆佳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绵***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饰 防火 吸音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装饰防火吸音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火吸音组件,其包括吸音层,以及相对设置在吸音层两侧的防火层,所述防火层为水泥基吸音板,其中,每个所述防火层均设置有一沉槽,每个所述沉槽底部均具有多个不连续的锥形凸起,每个所述凸起上均设置有一支撑弧形部,所述吸音层设置在防火层内的支撑弧形部之间,且
所述防火吸音组件相对应的一侧分别具有相互配合的定位卡槽和承接件,且所述定位卡槽上还设置有用以稳固定位卡槽的金属卡件,所述防火吸音组件底部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楔形凹槽;
设置在防火吸音组件表面的装饰层;
以及与装饰防火吸音板相配合的安装组件,其包括安装条,其顶部具有与所述楔形凹槽相配合的楔形凸条;
框架型龙骨,其相对应的一侧分别具有相互配合的楔形卡槽和楔形卡件以构成装饰防火吸音板的安装面;
其中,所述安装条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卡设在每个框架型龙骨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防火吸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层为采用合金材料制成的金属装饰层,所述金属装饰层包括一底部以及用以将防火吸音组件围合的侧部,其中,所述底部的内壁与防火吸音组件的上表面之间具有一预设距离构成一隔音空腔,并通过所述侧部与防火吸音组件的边缘粘接进而构成装饰防火吸音板本体;所述防火吸音组件的上表面在隔间空腔内设置有多个弹性元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防火吸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吸音组件表面设置有加强层和防水层,所述加强层为玻璃纤维网格布或孔径小于6mm的热镀锌钢丝,所述防水层为多层防水涂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防火吸音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在框架型龙骨对角线上的角钢连接件,以及截面为图钉状的空心橡胶密封条,其中,
制作所述角钢连接件的不锈钢钢材的厚度设置为0.5~1.5mm,所述空心橡胶密封条的顶面设置有硬质的饰面层。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装饰防火吸音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水泥基吸音板;
步骤二,将吸音板设置在水泥基吸音板之间并将接合缝粘接以构成防火吸音组件,采用加强层对防火吸音组件的六面进行封装,以得到防火吸音组件本体;
步骤三,在所述防火吸音组件本体上表面安装多个弹性元件,然后将装饰层粘接在具有弹性元件的一侧,进而得到装饰防火吸音板本体。
6.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饰防火吸音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所述水泥基吸音板的制备步骤包括:
步骤1,混料,采用以下重量份数计的原料:纤维10~20份、水泥185~285份、粒径为50~80μm的粉煤灰20~35份、水50-80份加入混料容器中进行混合,并将混料容器中的温度控制在50~70℃下,通过搅拌机搅拌10-15分钟;
步骤2,化学发泡,首先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2-5份、表面活性剂4~8份、疏水剂5~10份和防冻剂6-10份加入所述混料容器中搅拌15-25分钟,再将浓度为35%的工业双氧水10-20份加入所述混料容器中搅拌5-10分钟后,以得到混合物;
步骤3,成型,将混合物倒入密闭的成型模具中,经养护脱模后得到水泥基吸音板成品。
7.一种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饰防火吸音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为聚酯纤维或PP纤维中的一种,且所述纤维的长度设置为5-15mm。
8.一种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饰防火吸音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上模,中模和下模,其中,
所述上模和下模内具有一型腔,且所述型腔的边缘位置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密封垫,
所述中模中部具有向上模、下模延伸的突出部,所突出部在朝向上模和下模的一面均具有多个锥形凹槽,所述锥形凹槽底部还具有一弧形过渡部,所述中模上具有与密封垫相配合的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九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绵阳九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7472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旅客信息系统
- 下一篇:业务通信的方法、封装、解封装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