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脑电信号的阿尔兹海默症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73240.4 | 申请日: | 2015-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5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于海涛;杨晨;李彬;王江;邓斌;魏熙乐;王若凡;刘静;曹亦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B5/0476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吕志英 |
地址: | 300072 天津市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电信号 阿尔兹海默症 检测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脑电信号的阿尔兹海默 症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阿尔兹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也是最 常见的痴呆症。它主要影响65岁以上的老年人,预计在未来50年其患病率 会成倍增加。但是,现阶段没有治愈阿尔兹海默症的手段,大量的药物只能 够延缓该疾病的恶化。阿尔兹海默症疾病被划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 段是轻度认知障碍阶段,通常表现为记忆丧失,但不会显著地影响日常生活; 接着是轻度和中度阿尔兹海默症阶段;最后是重度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记 忆、感知、思维甚至基本的生理活动均严重受损。
阿尔兹海默症的医学诊断是非常困难的,并且阿尔兹海默症的表现通常 易被认为是自然衰老所致。医学的诊断通常是采用多种方法结合,如需要经 过心理学测试,血液测试,脊髓液测试,神经病学检测,成像技术等来进行 诊断。近年来,利用脑电信号来诊断阿尔兹海默症的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由于脑电采集设备经济、便携,且对人无创安全,脑电信号时间分辨率非常 高,因此脑电已经成为一种潜在的诊断阿尔兹海默症的手段。
目前,研究表明阿尔兹海默症的脑电信号与正常人相比主要有三方面的 异常:脑电信号的慢化,复杂度的降低以及脑电信号同步性的降低。其中, 利用同步性构建脑功能网络的检测方法有很多,各有利弊,但仍没有公认的 一种算法能够作为诊断阿尔兹海默症功能异常的最佳方法。相空间重构是很 成熟的研究混沌结构性的方法之一。复杂网络方法作为构建脑电功能网络的 方法被广泛研究。二者结合的相空间网络算法是一种基于相空间重构和聚类 系数序列相关系数来构建脑功能网络的方法,它能够将脑电信号时间序列的 大量非线性混沌信息提取出来应用于脑功能网络的构建中,亟待研发。
专利(申请号:201310137455.3)公开了一种使用预处理后的脑电信号 构建脑功能网络方法,计算导联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构建脑功能网络,计算 脑功能网络的聚合系数、全局效率等属性作为中风康复程度指标。
专利(申请号:201410841025.4)公开了一种基于偏定向相干的疲劳脑 网络分析方法,通过对采集疲劳前后的脑电信号进行预处理,对各通道两两 之间计算偏定向相干分析值构建因效性网络;对脑网络参数进行分析,了解 疲劳的神经生理机制。
专利(申请号:201310026238.7)公开了一种通过小波重构和水平可视 图复杂网络转换和复杂网络分析脑电信号的方法,计算脑电信号构成的复杂 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和网络聚类系数,从而实现脑电信号及不同频带脑电信 号的混沌时间序列信号特性分析。
前两种方法均为基于导联间的线性同步构建脑功能网络,不能有效反映 脑电这种混沌信号的非线性特征。第三种方法虽然采用了复杂网络的方法提 取脑电非线性特征,但仅仅基于单导联特征,不能反映脑功能网络的异常。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方法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脑电信号的阿尔兹 海默症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其关键技术是利用多导信号非线性的复杂网络 特征构建脑功能网络,以网络小世界度作为衡量阿尔兹海默症脑电特征对阿 尔兹海默症进行检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基于脑电信号的阿兹海 默症检测系统,其中:该系统包括有相互连接的电极帽,UEA-FZ脑电放大 器装置,数据分析系统;所述电极帽包括有16导电极,多个导电极采集人 体头皮16导脑电信号,电极帽与UEA-FZ脑电放大器装置通过PCI并口相 连,导入采集信号到UEA-FZ脑电放大器装置;所述UEA-FZ脑电放大器装 置对16导脑电信号进行放大、记录,所记录的信号通过USB串口导入到数 据分析系统;所述数据分析系统包括有EEGLab模块,信号处理模块,检测 模块,三个模块相互连接实现对脑电信号异常的检测。
同时提供一种基于脑电信号的阿尔兹海默症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732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