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脑电信号的阿尔兹海默症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73240.4 | 申请日: | 2015-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5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于海涛;杨晨;李彬;王江;邓斌;魏熙乐;王若凡;刘静;曹亦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B5/0476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吕志英 |
地址: | 300072 天津市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电信号 阿尔兹海默症 检测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基于脑电信号的阿兹海默症检测系统,其特征是:该系统包括 有相互连接的电极帽(1),UEA-FZ脑电放大器装置(2),数据分析系统(3);
所述电极帽(1)包括有16导电极,多个导电极采集人体头皮16导脑 电信号,电极帽(1)与UEA-FZ脑电放大器装置(2)通过PCI并口相连, 导入采集信号到UEA-FZ脑电放大器装置(2);
所述UEA-FZ脑电放大器装置(2)对16导脑电信号进行放大、记录, 所记录的信号通过USB串口导入到数据分析系统(3);
所述数据分析系统(3)包括有EEGLab模块(31),信号处理模块(32), 检测模块(33),三个模块相互连接实现对脑电信号异常的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脑电信号的阿兹海默症检测系统,其特征 是:所述脑电信号的导联顺序依次为:FP1、FP2、F3、F4、C3、C4、P3、 P4、O1、O2、F7、F8、T3、T4、T5、T6;脑电电极按国际10-20标准安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脑电信号的阿兹海默症检测系统,其特征 是:所述UEA-FZ脑电放大器装置(2)为北京中科新拓生产的脑电放大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脑电信号的阿兹海默症检测系统的检测方 法,该方法即所述数据分析系统(3)中的检测模块(33)的检测流程如下:
1)对16导联脑电信号构建复杂网络:对于由UEA-FZ脑电放大器装置 (2)采集导入数据分析系统(3)中的16导脑电信号,经过数据分析系统 (3)中的EEGLab模块(31)滤除高频噪声,再经过信号处理模块(32) 划分为六个子频带后,检测模块(33)首先将各个子频带下的每一导联脑电 信号时间序列嵌入到相空间中,给定一导的脑电信号{xi,i=1,2,…,N}通过采 用Takens嵌入定理,选取适当的延迟时间和嵌入维,得到向量{xi,xi+L,xi+2L,…, xi+(m-1)L}i∈[1,N-(m-L)],其中L为延迟时间m为嵌入维数,如果该导联的数 据长度为N,那么有N-(m-L)个向量被重构出来,每个向量坐标视为网络一 个节点,计算这其中N-(m-L)个节点两两间的欧几里得距离,将每个节点与 和其最近的k(eg.k=4)个节点相连接,得到[N-(m-L)][N-(m-L)]的复杂网络邻 接矩阵,六个子频带下16导联对应6*16个复杂网络;
2)提取各导联所对应网络聚类系数序列:计算各个脑电信号子频带的相 空间复杂网络:接着,计算各相空间网络的节点聚类系数,节点i的聚类系 数Ci的定义如下:Ci=2ei/ki(ki-1),其中ei为节点i的相邻节点的个数,ki(ki-1)/2 为可能存在的最大连接数,对节点数为N-(m-L)的复杂网络计算得到长度 N-(m-L)的节点聚类系数序列,六个子频带下16导联对应6*16个聚类系数序 列;
3)构建脑功能网络:对于每一子频带,计算上一步骤2)中16导联对 应聚类系数序列两两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得到16*16的同步性矩阵,对 这一同步性矩阵进行阈值化处理,得到邻接矩阵,即为所构建的脑功能网络。 每个子频带对应一个节点个数为16的脑功能网络;
4)网络拓扑分析:利用图论理论对上一步骤3)中构建的脑功能网络进 行网络拓扑分析,提取脑功能网络的小世界度作为定量表征脑电拓扑异常的 指标,每一个脑功能网络对应一个小世界度值;
5)得出检测结果:将阿尔兹海默症患者与正常老年对照组按照上述方法 检测并计算得到的小世界度值进行比较,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对应脑功能网络 的小世界度相对于正常老年对照组由3.5左右减小到2.5左右。显著性分析 结果显示对照组和患病组theta和alpha2频带的小世界度组间差异F值>>1, 对照组和患病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值<0.01,因此能够通过计算小世界 度和显著性分析有效区分对照组和患病组,实现了对阿尔兹海默症的有效检 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7324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