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酚生物质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60766.9 | 申请日: | 2015-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0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卢玉栋;吴长机;游瑞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89/00 | 分类号: | C08F289/00;C08F220/56;C08F220/34;C02F1/56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17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絮凝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细化学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酚生物质絮凝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絮凝法是废水处理中应用最普遍的方法之一,具有工艺简单和费用低廉的特点。目前的工业中广泛使用的絮凝剂主要有无机絮凝剂和有机合成高分子絮凝剂。无机絮凝剂投药量大,污泥量大;有机合成高分子絮凝剂价格高,难以生物降解,部分残留的单体有毒,在实际的废水处理应用中受到了限制。
目前絮凝剂都是水溶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絮聚体大,水中残留多等缺点。目前,大量的木麻黄树皮、黑荆树树皮、杨梅树皮、落叶松树皮等多酚生物质,除少部分被当作燃料或者当作肥料外,它们几乎被废弃,这不仅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而且污染环境。若将其制备成絮凝剂,将是一种重要的材料,可化废为宝,蕴含着巨大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絮凝剂都是水溶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絮聚体大,水中残留多等缺点,提供一种利用油茶果壳制备絮凝剂的方法,具有无毒,环境友好,无安全隐患,且成本低廉,水中残留率低等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的技术方案:
(1)改性多酚生物质的制备
称取粒径范围在125~150um之间的多酚生物质的颗粒于反应釜中,加入质量为多酚生物质10倍的含质量浓度为1%的交联剂水溶液,搅拌混匀;滴加浓盐酸调节溶液的pH值为3,在80℃下搅拌反应2h;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滤渣,至滤液呈中性,滤渣于85~90℃下干燥至恒重,得到改性多酚生物质。
(2)多酚生物质絮凝剂的制备
称取一定量的丙烯酰胺于反应釜内,加入质量为丙烯酰胺30倍的蒸馏水,升温至90℃,搅拌,加入质量为丙烯酰胺1%的过硫酸钾,在90℃下搅拌反应2h;加入用量为丙烯酰胺的5-10倍的步骤(1)中得到的改性多酚生物质,在80℃下搅拌反应1h;加入用量为丙烯酰胺的0.5-1倍的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与质量为丙烯酰胺0.5%的过硫酸钾,在80℃下搅拌反应2-3h,即得多酚生物质絮凝剂。
所述的多酚生物质为木麻黄树皮、黑荆树树皮、落叶松树皮、杨梅树皮、油茶果壳中的一种或其中二种以上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的交联剂为甲醛、戊二醛的一种或甲醛与戊二醛任意比例组成的混合物。
将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油茶果壳提取物絮凝剂,用于城市内河污水的絮凝,污水的浊度下降75~95%,具有良好的降浊去污的效果。
具体对比数据如下:
本发明的吸附剂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
(1)本发明利用废弃物多酚生物质为制备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有利于多酚生物质的综合利用,减少废物的排放。
(2)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条件温和、成本较低,容易降解、使用安全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未经福建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607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复合凝胶协同生物治理养殖废弃物及资源化利用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