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花卉保鲜的保鲜剂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957933.4 | 申请日: | 2015-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26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 发明(设计)人: | 丁佳红;项贤领;薛正莲;柴瑞娟;杨超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N3/02 | 分类号: | A01N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 地址: | 241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花卉 保鲜 保鲜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保鲜剂,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花卉保鲜的保鲜剂。
背景技术
切花(Cut Flowers)通常是指从植物体上剪切下来的花朵、花枝、叶片等的总称。它们为插花的素材,也被称为花材,用于插花或制作花束、花篮、花圈等花卉装饰。在世界花卉及观赏植物生产中,切花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传统的四大切花包括月季、菊花、康乃馨、唐菖蒲。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修养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把鲜花作为一种高雅温馨、表情达意的礼物,促使切花消费逐年上升,鲜切花生产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被称为“朝阳产业”。
作为花卉业的一种附带产业,随着人们鲜花消费量的增加,鲜花保鲜业正逐渐兴盛。目前市场上主要的鲜花保鲜方法分为两大类,分别是物理保鲜法和化学保鲜法。物理保鲜法包括冷藏法、气调法和辐射处理。化学保鲜所供选用的试剂较多,但尤以杀菌剂、乙烯抑制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为主。杀菌剂在切花保鲜中主要起杀菌、防腐和抑制病菌感染防止导管堵塞的作用,常用的化学物质有高锰酸钾、亚硫酸氢钠、硼酸、阿斯匹林、马来酸、a琥珀酸、丁二酸、甘油、酒精、锰酸钾等。乙烯抑制剂的作用主要是防止乙烯的生成,从而减缓衰老,常用的乙烯抑制剂有氨氧乙酸(AOA)、水杨酸(SA)、硫代硫酸银(STS)、醋酸银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是促进植物对营养物质及水分的吸收,调节植物的代谢功能,增强植物细胞的生理活性,延长切花寿命,常用的促进剂及植物生长调节剂有钙、镁、铁、铝、氨基酸、嘌呤衍生物、8-羟基喹啉及其盐、赤霉素等。
但是,上述所有的保鲜方法都存在影响切花的质量和品质,保鲜时间短等各种缺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技术缺陷,迫切需要研制一种新型的花卉保鲜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花卉保鲜的保鲜剂,该保鲜剂使得花卉的保鲜时间长、品质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花卉保鲜的保鲜剂,所述保鲜剂由蔗糖、蒸馏水和3,5-二硝基水杨酸组成,其特征是,每升所述保鲜剂中包含20g的所述蔗糖、228-684mg的所述3,5-二硝基水杨酸,其余为所述蒸馏水。
进一步地,其中,每升所述保鲜剂中包含342-456mg的所述3,5-二硝基水杨酸。
与现有的保鲜剂相比,本发明的用于花卉保鲜的保鲜剂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该保鲜剂可以提高鲜花切花的品质,能增大切花花径,延缓切花达到最大花径的时间,且能不同程度的延长切花的花期,能有效保持切花的鲜重,有利于改善切花体内的水分状况,延缓花瓣因失水而导致的凋萎过程,能延缓细胞膜透性增加,延长切花的瓶插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实施例的内容不作为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
下面通过实验来证明本发明的用于花卉保鲜的保鲜剂的保鲜效果。
第1部分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材料
⑴香石竹;
⑵黄菊;
⑶3,5-二硝基水杨酸(DNS);
⑷蔗糖;
⑸蒸馏水。
1.1.2 实验仪器
⑴托盘天平;
⑵电子秤(JY1002型电子秤);
⑶电子天平(YL-41-160100D型电子天平);
⑷电导率仪(DDSJ-308A型电导率仪);
⑸干燥箱(ZK-B2B型电热真空干燥箱);
⑹离心机(80-2型离心机);
⑺水浴锅(HH-6)。
1.1.3 实验其他用品
⑴剪刀;
⑵量筒(50ml、500ml);
⑶烧杯(100ml,500ml);
⑷玻璃棒;
⑸研钵;
⑹离心管;
⑺胶头滴管;
⑻砝码;
⑼锥形瓶(250ml);
⑽直尺;
⑾1000ml容量瓶;
⑿药匙。
1.2 方法
1.2.1 材料预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579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